北京生活必需品供应完全有保障

各区、各大保供企业,多措并举,确保今冬明春全市生活必需品供应稳定,各大商超加大货源组织,重点商品备货量较平时增加2倍左右;“以上政策和措施收到积极成效,从近期监测情况看,北京市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十分充足,供应完全有保障。

北京生活必需品供应完全有保障

来源: 北京青年报
2021-11-05 00: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本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完全有保障

各大商超加大货源组织 重点商品备货量较平时增加2倍左右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北京市第256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昨天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11月3日14时至11月4日15时,本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各区、各大保供企业,多措并举,确保今冬明春全市生活必需品供应稳定,各大商超加大货源组织,重点商品备货量较平时增加2倍左右;

针对“双十一”购物季,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来京邮件快件,到达分拨中心后将第一时间进行全面消杀,消杀前不与其他地区来京邮件快件混合作业。

昨天下午,北京市第256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11月3日14时至11月4日15时,北京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1例。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田伟表示,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时刻,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力以赴防止发生聚集性疫情,防止发生社区传播。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一级巡视员王洪存介绍了本市生活必需品货源供应情况。他表示,目前全市各区、各大保供企业,包括主要批发市场、各大电商平台、点对点供应企业,特别是商超,已经开始积极行动,多措并举,确保今冬明春全市生活必需品供应稳定。

各大商超均加大了货源组织,对销售量快速增长的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及时补货,重点商品备货量较平时增加2倍左右。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丰富首都的“菜篮子”和“果盘子”,确保今冬明春的果菜供应充足价格平稳,11月1日,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市商务局印发了减免本市主要批发市场商户或司机进场费的实施方案,决定自2021年11月1日19时至2022年3月15日19时,北京市主要批发市场免除整车运送蔬菜和苹果、梨、柑橘、橙子、柚子5类国产水果进场交易费用,市级财政对减免费用予以补贴,直接惠及场内广大商户或司机。

“以上政策和措施收到积极成效,从近期监测情况看,北京市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十分充足,供应完全有保障。”王洪存说。

在米面油供应方面,王洪存介绍,本市粮油供应充足、储备充裕,主要涉粮企业购销渠道正常,能够充分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从近一周监测的情况看,市内10家主要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的粮油日均销售稳定,商业库存充足。从市场运行情况看,粮油供应充足,企业购销渠道畅通,主要监测品种价格以稳为主。在肉蛋菜供应情况方面,本市白条猪供应继续保持平稳,商业库存超过2万吨,销售价格继续低位振荡。鸡蛋供应货源充足,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企业商业库存保持稳定。全市蔬菜上市总量日均保持在2.6万吨水平,货源充足,价格平稳。

除了充足的商业库存,王洪存介绍,北京市还对生活必需品做了足够的政府储备,包括粮油、猪牛羊肉、鸡蛋、蔬菜、食盐、食糖以及方便面等10多个品类。“强大的流通渠道,充足的商业库存和完善的政府储备体系,本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完全有保障。”

王洪存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到商超购物的市民朋友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千万要做好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疾控部门发布的各项防疫措施。特别是“双十一”临近,各类线上线下促销活动增多,广大商业服务业企业在核心区不开展促销活动,其他区要严格控制。广大消费者在商场超市消费时,要积极配合商超的疫情防控管理措施,自觉主动测温、验码、戴口罩;不在人员聚集时凑热闹;尽可能使用线上支付,减少人员接触机会,共同做好疫情防控。文/本报记者武文娟 蒋若静 李泽伟

又讯(记者 李佳)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粮食和储备局获悉,近期,受居民增加生活必需品储备、企业降价促销、疫情防控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内10家主要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的粮油销售量有所增加。

从市粮食和储备局粮油市场监测情况看,11月2日,成品粮销量1403吨,食用油销量308吨,较周均值分别上涨31.5%和23.2%;3日,成品粮销量2759吨,食用油销量518吨,较周均值分别上涨158.6%和107.2%。从企业备货情况看,市内企业商品库存成品粮7.9万吨,食用油3万吨,相当于本市居民14天和20天的消费量。

同时,本市成品粮油储备能够满足居民正常消费22天和29天;原粮储备相当于全市半年以上的粮食消费量。本市粮油货源渠道畅通、供给充足、供应稳定,完全能够满足全市市民的消费需求。

重点

昌平累计转运重点人员3336人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昌平区副区长佟立志通报了该区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针对重点人员管控,昌平区形成“快筛、快检、快转”的“三快”工作机制,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流调工作,确定重点人员行程轨迹,同步对重点点位落实管控措施,进行环境消杀。在转运环节,昌平区成立转运专班,在市急救中心的统筹调配下,一支由29组车71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市级专业队伍,赴昌平支援转运工作。在接到转运任务时,第一时间对重点人员进行定位,安排“专人专车”进行闭环转运,同时配发N95口罩等防护装备。截至11月4日,累计转运重点人员3336人。

在新冠疫苗接种方面,昌平全面启动3-11岁人员疫苗接种工作,该区共涉及358所学校和幼儿园,计划12月底前完成两剂次接种工作。截至昨日12时,昌平区累计接种351.49万剂次,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44.5万剂次,12-17岁9.32万剂次,已接种加强针25.8万人。

在市场防疫执法检查方面,佟立志表示,昌平区聚焦测温验码、通风消杀、卫生清洁、佩戴口罩和手套、“一米线”、限流错峰等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市场主体开展执法检查,重点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要求所有进口冷链食品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北京冷链”管理平台,严格执行进口冷链食品“四无五不”防疫工作标准,确保冷链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10月21日以来,共检查相关市场主体32996家次,发现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3903家,当场整改2719家,公示868家,关停316家。

前10月全市供应红细胞48.8万单位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刘江通报了全市血液供应的相关情况。刘江说,2021年1月至10月,全市供应红细胞48.8万单位,比去年同期增长27.3%;供应血小板11.4万治疗单位,比去年同期增长24.5%。

刘江说,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巩固全市血液保障安全。包括加强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培训,落实全市各项防控措施以及相关要求;严格工作人员健康监测,特别是本地出现中高风险地区时,及时开展一线工作人员或全员核酸检测;高标准执行“非必要不出京”等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多渠道做好物料和防控物资储备,保持采供血业务能力;加强献血场所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健康码和行程码查验;建立疫情期间清洁消毒制度,优化献血服务流程,减少人员聚集。

为有序补充血液来源,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持续拓展献血动员渠道,比如通过献血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适时开展预约献血招募动员;市、区两级献血办公室有序组织发动团体献血,为保障基本供应、补充冬夏等献血淡季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医院面向择期手术患者及其亲友,及时告知血液重要性,宣传动员无偿献血,主动争取理解支持;加强与兄弟省市的协作,完善以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为基础的血液调剂机制等等。一系列举措最大限度减缓疫情带来的冲击,有效提高了北京血液保障能力。

此外,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还加强医院协同配合,实现血液供应“周平衡”:血站与各医院共同努力,及时向医院通报每周保障计划;各医院面向临床科室及就医患者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共同引导形成合理预期;开展红细胞冰冻保存,以“削峰填谷”形式有效提高应急保障能力;重点加强RhD阴性血液管理,扎实推进冬奥会冬残奥会血液保障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本组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李泽伟 武文娟

举措

来自中高风险地区

邮件快件全面消杀

昨天的发布会上,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廖凌竹介绍,今年快递业务旺季因电商平台错峰促销等原因较以往有所提前,自11月初持续至2022年2月1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夕,共92天。其中,11月11日至16日,将出现今年全年业务峰值。她提醒市民,在接收快递包裹时佩戴口罩,取出内件后及时洗手。

在加强邮政快递从业人员管理方面,廖凌竹介绍,一方面加强从业人员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前期全市从业人员两针全程接种率已达99.9%,目前加强免疫接种率已超50%。另一方面,“提高从业人员核酸检测频次到14天一次,10月18日以来,行业共开展核酸检测4万余人次,结果均为阴性”。

在加强邮件快件疫情防控工作方面,邮政快递从业人员在揽收和投递邮件快件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与寄件人和收件人保持距离,避免直接身体接触,充分应用智能快件箱等无接触设施投递邮件快件。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来京邮件快件到达分拨中心后第一时间进行全面消杀,没有消杀的邮件快件不予中转分拣,消杀前不与其他地区来京邮件快件混合作业,相关交通运输工具一并落实消杀要求,逐车做好消杀登记。

在保障涉疫封控小区的快递投递方面,廖凌竹表示,“在与用户沟通并征求用户意见后,将涉疫封控小区涉及的邮件快递进行延期投递或是做退回处理”。 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武文娟 蒋若静

现场

新发地市场叶菜价格整体回落三成

为了让老百姓拎稳“菜篮子”,北京市近期推出的减免新发地等批发市场蔬菜货车进场交易费等措施已初见成效,同时随着市场供应量增加,新发地市场上的叶类蔬菜价格出现明显回落,比一周前普遍降低30%以上。

菠菜批发均价每斤2.25元、小白菜每斤1.1元、油麦菜每斤2.75元、茴香每斤3.25元、油菜每斤1.1元……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探访北京新发地蔬菜交易区,发现前期涨幅颇高的鲜嫩叶类蔬菜价格比一周前普遍降低了30%以上。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告诉北青报记者:“最近几天,好几种叶菜降价明显,可以说是断崖式降价,尤其菠菜,在10月上旬批发最高价卖到了8元每斤,11月3日价格为2.25元每斤,下降了72%;油麦菜在10月上旬的最高价为8元每斤,11月3日价格为2.75元每斤,下降了65%。”

据悉,农业农村部已经在云南等地布局,从政策上刺激、增加整体蔬菜的种植规模,包括速生蔬菜的扩种。近期叶类菜大批上市,成为价格下降的直接原因,“叶类菜生长周期短,一般为20多天,之前受雨天影响出现的高价,刺激农户在雨后纷纷补种叶类菜。随着新一茬蔬菜长成上市,有效缓解了叶类菜紧缺的局面,供应量逐步提升,价格自然回落。”张玉玺介绍。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1月1日,“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31.53,比上周五下降1.09个点。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75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3.7%。对此,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晶表示,前期灾害性天气导致北方产区蔬菜减产“断茬”,市场供给阶段性偏紧,此外,蔬菜跨区域调运增多、农资价格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菜价。

近期,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措施,稳定蔬菜价格,保障市场供应。商务部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支持鼓励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蔬菜、粮油、畜禽养殖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签订长期供销协议;耐储蔬菜要提前采购,锁定货源,做好本地菜与客菜之间、北菜与南菜之间、设施菜与露天菜之间的梯次轮换和衔接供应。北京市商务局则出台了北京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减免进场交易费方案。文/本报记者 李佳

(李佳)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