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后疫情环境下全球就业现新形态 中国变化更深刻

后疫情环境下的全球就业都呈现出新形态,中国的变化发生得更深刻一些。凭借更强的自我意识,中国Z世代更热衷于尝试新事物,并寻找更令自己感到充实的工作——通常更灵活,而非总是保持全职模式。

港媒:后疫情环境下全球就业现新形态 中国变化更深刻

来源:环球时报 2021-10-18 09: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灵活就业者超过2亿!港媒:后疫情环境下全球就业呈现新形态,中国的变化更深刻

香港《南华早报》10月17日文章,原题:这是中国的“大辞职”吗?争取摆脱朝九晚五沉闷工作的自由职业者既找到希望也看到不确定性随着中国的工作环境变得压力更大、竞争更激烈,郑丽珠(音)的设计师职业抱负改变了,“行业竞争和焦虑让我难以忍受。我每天就像机器那样工作。”在30岁的她看来,将一生都奉献给公司并非“公平交易”。最终她辞去工作,“如今作为自由职业设计师,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时间和工作方式”。在中国,随着部分工作人口尝试重新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自由,同时又不完全与社会脱离,像郑这样的做法越来越普遍。

后疫情环境下的全球就业都呈现出新形态,中国的变化发生得更深刻一些。凭借更强的自我意识,中国Z世代更热衷于尝试新事物,并寻找更令自己感到充实的工作——通常更灵活,而非总是保持全职模式。与渴望稳定工作的父辈相比,他们认为不需要正式工作或常规职业就能谋生。如今越来越多人加入自由职业劳动大军并撼动就业市场。

过去,自由职业者大多需要专业技能,如写作、摄影、艺术和会计等。但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一系列新职业,包括主播、快递员等。许多变化发生在短短几年内。2016年领英报告称中国约有3000万自由职业者,今年中国的灵活就业者超过2亿。当然,自由职业也会面临收入不稳定的压力。但中国几乎遍及各行各业的数字经济,为创业精神和既不选择内卷也拒绝“躺平”的白手起家者提供了平台。

企业也越来越接受灵活就业人员。2020年中国企业采用灵活用工比例超过55%。由于灵活就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引擎的强大组成部分之一,中央政府也已采取措施保护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

曾当过自由摄影师的米兰达·王(音)说:“过去为了转行,人们会有一段工作空白期。如今空白期能被各种自由职业填补……一切皆有可能。这已迥异于一辈子待在一个地方干一种工作的时代。”(作者Luna Sun,崔晓冬译)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