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输出通胀论”纯属无稽之谈

一些西方媒体近日恶意挑起“中国输出通胀论”话题,指责中国作为全球工厂和全球最大商品出口国,向美国和其他国家输出通胀。更应当看到的是,恰恰是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以务实行动稳定全球经济和推动通胀下行。

“中国输出通胀论”纯属无稽之谈

来源:经济日报 2021-09-28 16: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输出通胀论”纯属无稽之谈

一些西方媒体近日恶意挑起“中国输出通胀论”话题,指责中国作为全球工厂和全球最大商品出口国,向美国和其他国家输出通胀。这样的论调无视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是引发全球通胀真正诱因的事实,反而给为稳定世界经济作出最大贡献的中国扣上黑锅,既不客观,更显得十分荒谬。

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出现不同程度通胀现象,美国通胀水平尤其突出。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CPI同比涨幅达到5.3%,处在历史高位。以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为例,涉及住房及水电气支出,能源商品与服务,食品及饮料,食品服务和住宿,医疗保健服务等类别合计份额近70%,其中绝大多数不受中国商品出口影响。住房、能源、医疗服务等消费类别的价格恰恰是推动美国通胀大幅攀升的“主力军”。

全球商品和服务价格普涨,真正问题出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自身。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等西方国家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在疫情暴发前尚未完成有效回收。疫情暴发后,为挽救经济更是推出空前的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尤其美国推出了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同时多次出台数以万亿美元计的经济刺激计划,直接导致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推高了商品价格。同时,随着疫苗广泛接种和经济重启,全球消费需求迅速释放,而全球供应链受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恢复速度难以匹配需求,也加剧了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

更应当看到的是,恰恰是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以务实行动稳定全球经济和推动通胀下行。中国一直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除了2020年2月至4月国内疫情最严重期间采取力度较大的应对措施之外,5月以后货币政策就逐渐回归正常化。既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又没有搞“大水漫灌”式的过度刺激。今年以来,面对美国超宽松政策引起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上涨,中国多措并举,通过供需双向调节,保供稳价,稳定市场。同时,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复苏,有效促进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为世界提供了高性价比的商品和服务。

无视中国为稳定全球经济作出的重要贡献,不顾事实地炒作“中国输出通胀论”,无非是“中国威胁论”的新变种,是部分西方政客转嫁矛盾、甩锅推责的伎俩。玩弄这类把戏,并不能解决自身问题,只会让其本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言)

(责任编辑:年巍)

(郭言)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