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小康路|摘掉“穷帽子” 乡村振兴是干出来的

“我们的小康路”作品征集活动启动后,吕俊杰来稿《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番通村的脱贫路》分享了五指山番通村“小康路”的故事。“五指山市畅好乡番通村地处五指山边缘,有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共145户45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183人……”吕俊杰全部默默记下。

我们的小康路|摘掉“穷帽子” 乡村振兴是干出来的

来源:南海网 2021-07-20 22: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什么是幸福?对于吕俊杰来说,亲眼见证贫弱的村庄逐渐“脱胎换骨”,村民勤劳致富笑开颜,大家伙牟足干劲过上“向往的生活”,这就是幸福。

“我们的小康路”作品征集活动启动后,吕俊杰来稿《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番通村的脱贫路》分享了五指山番通村“小康路”的故事。

“眼前景致焕然一新,村子入户道路的最后一条完工后,全都是漂亮干净的水泥路面,一条条水泥路延伸到农户家门口,看着这些如动脉般在村子里延续的硬化道路,村民和孩子们再也不用踩踏着下雨过后变成烂泥的路回家,现在老人和孩子都可以悠然自得地走在干净整洁的硬化道路上。”

这段文字,是吕俊杰在投稿中发自肺腑的感慨。

2015年,大学毕业后的吕俊杰来到五指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就职,刚熟悉工作环境,吕俊杰就收到领导的调任,他将被派驻五指山市畅好乡番通村委会任第一书记。

兴致勃勃地收拾好行李,抵达番通村后,村民热情地招呼让他傻了眼。

村里大多数是黎族人,基本都说少数民族语言,而吕俊杰是个连听“海普”都费劲的江西小伙。

除了语言关,村里的环境状况让他始料未及,村中都是泥泞的黄土道,杂草丛生,垃圾杂乱堆砌在路旁。村里没有卫生站,平日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都需要到镇上找诊所,村里没有路灯,走夜路时不注意还会不小心绊倒,有些村民家里甚至没有自来水……

村里的一切,都让吕俊杰感到陌生、茫然。

怎么办?吕俊杰先联系会说普通话的村干部,“摸”清楚村里的相关情况。

“五指山市畅好乡番通村地处五指山边缘,有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共145户45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183人……”吕俊杰全部默默记下。

要想富,先修路。作为番通村委会第一书记号召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开展卫生整治运动,积极申报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领村民摸索产业扶贫,发展百香果、树仔菜种植和野山鸡、五指山五脚猪等特色增收产业。

“起初,村里成立五指山荣道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了10亩-20亩地种植百香果,虽然有产出,但没有形成产量,村民分红也不高。”对于初次探索,吕俊杰毫不讳言“探索失败”。

番通村的村民也不气馁,一方面请教种植、养殖业专家,一方面开展农企招商引资,逐渐走上产业致富的道路。

在吕俊杰的投稿中,记录了村委会番通村小组建档立卡户陈明建的脱贫实例。

2016年,村民陈明建就学习、摸索五指山五脚猪的养殖方法,从养殖5只五脚猪崽开始到现在养殖五脚猪50多头,靠发展养殖五脚猪产业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小康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勤劳奋斗,我家养殖五脚猪卖了好价钱,现在房子盖起来了,收入增加了,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我会将感恩之情化为发展动力,努力让全家人日子越过越美好。”脱了“贫困帽”的陈明建欣喜万分地说。

陈明建的脱贫故事是番通村“小康路”的缩影。如今的番通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入户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文化室、篮球场、大舞台、农村公厕等配套设施已经投入使用;80平方米卫生室,配备了医疗设备和乡村医生;水、电、路、通信、卫生、娱乐等基础设施都已建好。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过去数载,番通村万众一心,脱贫攻坚,为新时代下美丽乡村的发展书写生动注脚。

追梦之途,惟有奋斗。

在吕俊杰的眼中,如今的番通村是“一条条水泥硬化路纵横交错,一个个产业落地发展,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苏靓)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