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消除绝对贫困 再战乡村振兴
危房改造搬进新房、家门口香菇基地务工、庭院里搞起小养殖……自2016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帮扶“政策包”送上门,岫岩满族自治县唐家堡村汪振东一家的生活就迎来了转机。如今,他家已摘掉了“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短短几年,辽宁省共有84万人像汪振东一样告别贫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重承诺,从理想变为现实。
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辽宁省为动态识别的每一户每一人建档立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实施“五个一批”举措,开展“十大专项行动”,致力于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稳”等问题。
全省上下调动各方精干力量,尽锐出战。第一书记来了,2.2万余名驻村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扎根一线,带领村民“人进贫退”;定点帮扶来了,省市县三级定点帮扶单位投入资金超过6.4亿元,发展产业项目1573个;对口帮扶来了,沈阳、大连、鞍山等共落实对口帮扶资金6947万元,并推动部分产业转移;消费助农来了,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集体采购、电商等消费扶贫活动,累计销售扶贫产品28亿元,帮扶带动19.6万建档立卡人口增收。
产业扶贫是根本之策。2016年至2020年,辽宁省共投入省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多亿元用于产业扶贫,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982个,建成各类产业扶贫基地5221个、扶贫车间395个,5654个村有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如今,每个贫困县(市)都培育了1个以上的扶贫主导产业,贫困户享受产业扶贫政策实现全覆盖。
健康扶贫拔“穷根”。在辽宁省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最为突出,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占比一度达到46%,个别地区甚至高达60%至70%。为了拔掉这个最大的“穷根”,辽宁积极推动健康扶贫,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对建档立卡人口全覆盖。去年,辽阳县河栏镇詹家村的刘少利住了三次院,医疗费用高达3.5万元,个人自费部分不到1400元。
建平县榆树林子镇小房身村的魏国秀,告别传承三代近百年的土房搬进新房,全省像他家这样翻建改造的危房多达11.7万户;北镇市中安镇高达村的刘旭,享受学费和住宿费全免、生活费补贴,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省内累计有14.5万名学生像刘旭这样得到帮扶;朝阳市双塔区东杨家庙村的张艳萍被安置到一家企业做工,每月2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帮了大忙,就业帮扶让全省23.1万贫困人口像张艳萍一样实现就业……
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全省上下8年精准扶贫、5年脱贫攻坚,用汗水浇灌出卓越成果: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23元增加到2020年的9648元,增长182%。与此同时,长期困扰贫困地区的出行难、饮水难、上学难等具体问题得到普遍解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征程的起点。今天,全省上下又投身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下一个战场,朝着新目标笃定前行。
(胡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