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奔头 歌声更嘹亮

夏日高原,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河源广场上,人们悠闲地享受着正午时光。“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熟悉的旋律响起,大家动情跟唱、踏歌而舞。”广场上,《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声刚刚落下,《再唱山歌给党听》的旋律随之响起,歌声回荡在各集中安置点、帐篷教室里,回荡在湛蓝的天空下。

生活有奔头 歌声更嘹亮

来源:人民日报 2021-06-18 12: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生活有奔头 歌声更嘹亮(唱支山歌给党听)

夏日高原,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河源广场上,人们悠闲地享受着正午时光。“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熟悉的旋律响起,大家动情跟唱、踏歌而舞。

这是6月8日,玛多县群众自发组织的一场活动。

5月22日,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海省各级党委政府第一时间组织调度,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有序有力有效推进抗震救灾工作,各种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汇集到灾区。

今年80多岁的南加老人无儿无女,地震中,是养老院工作人员把他背出来的。“是党和政府给了我新生命,创造了新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恩情咱永远也忘不了。”老人讲起自己的经历,几度落泪。

“全县上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目前各项生产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重建工作也有序展开。这首《唱支山歌给党听》是玛多各族儿女的真情流露。”玛多县乡村振兴局工作人员张俊峰说,“悠扬的歌声汇聚着力量和信念,也记录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日日夜夜。”

地处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玛多建立健全“扶贫产业园+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寻找就业出路,增强内生动力,将“输血”与“造血”相衔接,实现稳定脱贫;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湿地保护、封山育林、退牧还草等项目。截至去年底,全县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黑土滩治理面积超过116.7万亩,生态美、日子富的梦想正不断变为现实。

“过去几年,玛多县11个贫困村、5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相继脱贫,生活越来越有奔头。”玛多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田才秀说,这背后离不开全县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两乡两镇32个行政村(社区)、每一片草场每一顶帐篷,都是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见证。

“再唱山歌给党听,我把歌儿献给你,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首歌,我们一起再唱山歌。”广场上,《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声刚刚落下,《再唱山歌给党听》的旋律随之响起,歌声回荡在各集中安置点、帐篷教室里,回荡在湛蓝的天空下。

本报记者 贾丰丰

(贾丰丰)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