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6月18日电 “刚搬出来那会儿,老记挂着山里的那几亩地。现在全部流转出去,平均一年增收有近一万元,加上几个娃县城务工收入,生活安稳咯。”从黔西市定新乡偏远山村易地扶贫搬迁搬出来的张学文,复垦复绿形成的“三块地”由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支持的黔西国家储备林项目进行流转,流转费用5年一付,有效丰富了增收渠道。
“十三五”时期,国开行贵州省分行创新融资模式,投放227.5亿元信贷资金进行安置区工程建设,帮助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65万困难群众出深山、进社区,入住新家园。
随着大量群众“搬得出”,如何“稳得住、能致富”成为国家开发银行关注的新课题。自2019年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转入后续扶持阶段以来,国开行贵州省分行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相结合着力推动。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列入分行办实事——“支持一批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项目工程”的4个重点任务之一。
为支持铜仁市补齐水务设施短板,保障搬迁群众正常生活,国开行贵州省分行将金融支持搬迁后续扶持与国开行支持县域垃圾污水处理“百县千亿”工作部署相结合,创新模式实施铜仁市水务一体化项目,授信贷款16亿元,今年已发放1.5亿元,支持碧江区、万山区新建多个水厂工程及信息管理系统,铺设和改造管网1991公里,可有效解决10个安置点5.97万搬迁群众用水保障问题。
目前分行已累计与铜仁市、凯里市、晴隆县等11个市县供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等水务一体化项目签订借款合同70亿元,今年实现发放7.93亿元。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为群众办好实事,重点支持水、电、气、暖、污水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新建、改扩建,服务搬迁群众切身利益,已累计实现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贷款投放31亿元。
国开行贵州省分行将配套产业园区、就业园区作为支持安置区搬迁群众内生式发展的工作重点,大力推动项目开发落地。已实现瓮安县再就业园区、正安县再就业市场两个示范性项目贷款承诺3亿元。项目可为当地搬迁群众提供数千个就业创业岗位,助力搬迁群众稳定融入。“国开行支持我们建成易地搬迁安置工程、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开发乡村旅游、打通交通要塞。现在我们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仍然面临挑战,国开行继续为我们建设搬迁再就业市场提供支持,每一个支持举措都做到群众需要的点上。”瓮安县搬迁再就业园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为了将产业金融帮扶纵深推进,国开行贵州省分行还与贵阳银行、贵州银行以及69家县级农信机构开展转贷款合作,推动转贷资金向搬迁安置区倾斜。分行已累计向全省88个县发放转贷款85亿元,为全省423万亩储备林授信贷款297亿元,带动包含黔西张学文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在内的数十万群众实现增收。截至目前,国开行贵州省分行提供搬迁后续扶持领域产业贷款86亿元。
脱贫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后续发展路上一刻也不能停。截至目前,国开行贵州省分行已累计投放后续扶持领域贷款117亿元,服务和惠及139个安置区14.67万搬迁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