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承载复兴梦

在这个激昂蓬勃的时代,如果聊到科技,每个人似乎都能聊出点什么。从“两弹一星”到“嫦娥五号”,再到“天问一号”;从“银河一号”到“天河一号”,再到“奋斗者”号……科技承载着民族复兴的梦想。

科技承载复兴梦

来源:光明日报 2021-06-10 13: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这个激昂蓬勃的时代,如果聊到科技,每个人似乎都能聊出点什么。

手机支付、共享单车、高铁出行、网络购物……即使不懂科技的人,也能说说这些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新科技。

5G通信、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懂点科技的人能聊得更深更广。

虚拟现实、区块链、激光通信、基因重组……科技迷们会让你对未来的世界期待更多。

科技,让我们得以拥有更加便利、美好的生活。今日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沿着高铁网络,你会看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景色;拿着手机,你可以解决衣食住行的全部,还可以买到全球好物。

科技,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时,不再无助。

科技,是一种态度,让我们在面对看不见的病毒时,不再恐惧。

是的,科技就是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梦想的那道光照进现实,让人类在这个蓝色星球上成为最智慧的存在。

生而为人,没有双翼,科技的翅膀却能让人类飞得更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一切,已在神州大地变为现实。

从“两弹一星”到“嫦娥五号”,再到“天问一号”;从“银河一号”到“天河一号”,再到“奋斗者”号……科技承载着民族复兴的梦想。

仰望科学的星空,大师的光芒闪耀苍穹: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他们是时代的骄傲,民族的骄傲,他们的精神让每一个自豪的中国人为之奋起,令每一个奋斗的中国人备受鼓舞。

他们,也让我们相信,自立自强不仅是人性的光辉,也是一个国家在走向世界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必须有的态度!

光明日报记者 袁于飞

《光明日报》(2021年06月10日07版)

(袁于飞)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