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侧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涛 刘晓波
孟夏之时,万物并秀;豫南大地,小麦开始收割,处处透着丰收的喜悦。我省脱贫攻坚工作也交出了傲人的“成绩单”。5月27日一大早,1400多名受国家和省表彰的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胸戴红花,昂首阔步走进省人民会堂。河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这是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上午9时,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濮阳县习城乡小甘露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安守训跟大家一道,肃然起立,迎接脱贫攻坚伟大征程上的“高光时刻”。
“全省71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5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省委主要领导话音刚落,会场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河南交出了一份重量级答卷。
当受表彰的代表接过沉甸甸的证书、奖牌时,如潮掌声再次响彻全场。这掌声,是向为摆脱贫困矢志奋斗的英雄致敬,更是向这个伟大的时代致敬!
“特别有幸能够参与脱贫攻坚这次大战大考。”拿着证书,安守训兴奋不已,这也让他想起了那张有着3708名小甘露村群众按着红指印的留任书,“我觉得自己做到了履职尽责、不辱使命。”
“乡亲们逢人便说‘有困难,找老韩’。”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周口市税务局驻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第一书记韩宇南在发言时,满脸自豪地说出了这句话。韩宇南是我省选派的3.44万名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他们发挥“尖兵”作用,让鲜红的党旗在脱贫攻坚前沿阵地高高飘扬。同时,我省还选派2.8万名蹲点干部、4.2万个村级脱贫责任组,这是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之一。
8年间,全省数十万名党员干部奔走在大山深处、奋战在田间地头,与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泥腿子书记”“狗不咬书记”“闺女书记”……一个个称呼透着老百姓同党员干部的那股亲劲。
8年来,党群干群关系更好了,干事创业劲头更足了,竞相发展态势更猛了,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了。
这是脱贫攻坚精神的生动诠释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集山区、库区和移民大县于一体,也是我省深度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实属不易。“水清是政治担当,富民是责任担当。全县上下扛牢责任、同心协力,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绿色扶贫之路。”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淅川县县长杨红忠拿着证书说,这份荣誉是属于全县人民的。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守护好一库碧水,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杨红忠兴奋地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广大乡村干部担当作为、冲在一线。
听着别人的故事,想起了过往的艰辛。会场上,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62岁的固始县张老埠乡桥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荣秀眼含热泪,不停鼓掌,手都拍红了。
以前的桥头村因位置偏僻、资源匮乏,村民吃饭都成问题。从2001年2月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汪荣秀带领群众发展种养业,筹建服装生产基地,一干就是20余年。
如今的桥头村,道路宽敞、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总书记来咱信阳考察时,专门强调‘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现在我们已经把总书记的嘱托变成了现实。”汪荣秀高兴地说。
这盛世如你所愿,你却再也看不到了。曹禄生、薛国甫翻看表彰名单,他们的名字上加了黑框。
在这场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战役中,我省共有82名脱贫攻坚殉职人员,他们以生命践行使命,虽然未能亲眼看到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但英雄的丰碑上早已深深镌刻下他们的功绩。
这是奋进新时代的嘹亮号角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驻村4年,拍过桌子也流过眼泪,但听到大娘们亲昵地喊我‘小何书记’,一切辛苦都值了。”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息县妇联派驻息县陈棚乡张塘村第一书记何蕾说,张塘村已经脱贫,但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特色产业还不成规模。她希望可以留下来,继续探索适合张塘村的产业振兴路子。
“太尉镇虽然已经脱贫,但距离乡村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引导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让在外务工的人员愿意回乡创业。”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舞阳县太尉镇党委书记赵方略说。
“我在台前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已经连续三届了,7年来,我们投资5200万元发展光伏产业和设施农业,投资4000万元发展民宿产业。”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国石油河南濮阳销售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经理陈树栓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在设施农业和乡村旅游方面打造亮点,让脱了贫的40万台前乡亲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上午11时,大会圆满结束。代表们走出会场,挽起了衣袖,迅速投入到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
香菇栽培在卢氏县南部山区已有30多年的历史,随着香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图为当地一处标准化香菇栽培大棚。 本报资料图片 程专艺 摄
申学风: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龚砚庆 史长来 实习生 胡瑞
“我想向总书记汇报:张庄的干部群众没有辜负您的殷殷嘱托,今后我们将持续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力争把张庄村建成全省、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村。”5月19日,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匆匆从黄河生态廊道改造提升工程现场赶回来,坐下来喘口气,开始和记者聊天。
这些年,作为张庄村的“当家人”,申学风的名气越来越大。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庄村和干部群众座谈时,申学风就坐在总书记旁边,牢牢记住了总书记的嘱托。
“总书记说,要进一步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多渠道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还叮嘱大家,要切实关心农村每个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申学风回忆道。为把总书记的嘱托落到实处,申学风下决心要把党员的旗帜树起来,让党员干部动起来。
他和村“两委”一班人通过加强党建破解脱贫与发展难题,白天干具体事,晚上开会研究,坚持了大概一个月,最终定下了“1名干部+1名老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贫困户”的“1+1+1+N”模式,组成小组定向帮扶困难家庭。同时,为激发村民们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每周五晚在村委会院内举办“幸福家园”大讲堂,让群众讲述脱贫的经历及经验,树立身边的榜样。
“为把总书记的嘱托落到实处,我同驻村扶贫干部、村‘两委’一班人一起,对村里的资源和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再梳理,提出了以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为主导的发展规划。”申学风说,做好乡村旅游首先要有好环境,当时村里养殖户较多,还有几家小散乱污企业,为推动工作,他带头拆除了自己家开了20多年的预制板厂。在他的带动下,村里4家小散乱污企业和26处不合规的养殖场被顺利拆除。
如今的张庄村,年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张庄布鞋、春光油坊等一批地方特色品牌逐渐成长,特色种植、标准化养殖渐成规模。
“我们将突出红色旅游、民俗风情等,形成融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生态通道,建成一个集休闲、观光、游览、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申学风说。
游客在尉氏县永兴镇乔寨村樱桃扶贫采摘园里采摘樱桃。资料图片 李新义 摄
张伟:给贫困群众擎起一片天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刁良梓
5月22日一大早,社旗县李店镇朱庄村村民田喜连就下地了。看着大棚里长势喜人的黄瓜、西红柿,他美滋滋地哼起了小曲儿。
“当初多亏听了张主任的话,不然可要后悔死了。”如今田喜连家种了4亩多大棚蔬菜,一年净赚十几万元,早已顺利脱贫。他口中的“张主任”,是社旗县扶贫办主任张伟。
社旗是国家级贫困县。2018年初,张伟刚上任那阵子,为尽快完善全县脱贫攻坚政策措施,他认真学习上级文件、走村入户密集调研,整天连轴转,忙得脚不沾地儿。
由于连续熬夜加班,生活没了规律,张伟身体上的疾病也愈来愈严重。2020年11月,他实在坚持不住了,到医院一检查,冠状动脉多处堵塞95%以上,必须尽快手术……
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很多,就社旗县来说,最难的是产业发展。为培育蔬菜产业龙头,张伟先后5次奔赴山东寿光,用真心和诚意感动了当地的满义蔬菜董事长张满义。最终,张满义在社旗县投资4500万元,兴建了南阳市最大的蔬菜产业扶贫基地,累计带动7000余户农民实现增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去年年底,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8063户87908人全部脱贫摘帽。今年2月25日,张伟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那一刻,所有的辛苦和委屈,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
乡村振兴如何发力、如何发展?这些日子,张伟又开始日夜琢磨起来。他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万亩油茶园基地内,村民们在查看油茶的长势情况。资料图片 谢万柏 摄
孙炳良:帮更多残疾人创业致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晨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晓芳
5月18日,在位于浚县的河南省炳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内,为期两个月的“省级第二期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圆满结业。100名残疾人学员中,有86人成功就业。
“经过这次培训,我熟练掌握了电子商务知识和淘宝运营、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技能,正同4名学员一起筹划着组建一个直播小团队。能够拥有一技之长,要感谢孙校长。”家住濮阳县鲁河镇的学员安宗培高兴地告诉记者。
他口中的孙校长,就是该公司董事长孙炳良。
“我也是个残疾人,所以特别清楚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艰辛与不易。残疾人要想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付出数倍于常人的努力,希望我们的学员经过培训后能少走些弯路。”谈及对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帮扶,孙炳良感触颇深。
今年52岁的孙炳良幼年时因病落下残疾,在自学电器维修和电商运营后,他于2013年注册成立了河南省炳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先后培训帮扶逾7600名残疾人、贫困人员就业创业。
残疾人脱贫是脱贫工作中突出的短板、难点中的难点。该公司成立以来,孙炳良根据残疾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等特点,逐步探索出“互联网+”农村助残模式,为学员们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培训他们足疗保健、竹简雕刻、手工泥塑等技能,确保每名学员都有一技之长。
该公司先后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省级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在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孙炳良获得“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在今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他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说心里话,身为一名残疾人,这些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国家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深感荣幸和骄傲。这对我来说,既是肯定,也是激励,我会继续努力,带领更多残疾人创业致富。”孙炳良告诉记者,他将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政府的帮助支持,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立新功。
近年来,襄城县范湖乡帅郭村采取“乡镇+村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种植合作模式,推动酿酒红高粱规范化、产业化发展。资料图片 古国凡 摄
张磊:让香菇花开满山沟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雪红
“刚到任时,官坡镇2.7万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35.9%,没有一个像样的合作社、没有一个能看到前景的产业。”5月18日,卢氏县官坡镇党委书记张磊回忆说。
“一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官坡镇位于豫陕交界,是三门峡最偏远的乡镇,也是三门峡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6个乡镇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万人。这里没有铁路、不通高速,从县城到镇里87公里,要迂回翻越两次长江、黄河分水岭。
怎么破困局?在基层干了14年的张磊,白天走访、晚上讨论,寻找着答案。
贫困户袁树恩家当时只有3间破烂不堪的土坯房,他坐在门槛上耷拉着脑袋说:“咱生在这深山,都是命啊!”
“香菇产业是卢氏传统产业,从香菇产业入手,提高技术和品质,打开销路,我们一定有出路。”张磊说。
为了发展现代化香菇产业,张磊把企业负责人一次次接进来,协调土地流转、指导技术、提供优惠政策,想方设法吸引企业入驻。
租赁一个香菇大棚和买菌棒要上万元,可像袁树恩这样的贫困群众连几千元也拿不出来。
为了解决钱的问题,张磊不仅成了县金融服务中心和县产业发展办公室的“常客”,还千方百计动员困难群众利用金融扶贫贷款发展产业。
“张书记可别开玩笑了,我一屁股债,哪敢贷款折腾呀?赔了可咋办?”袁树恩说。
“谁发展产业,贷款我担保,赚了钱是你们的,赔了钱我负责。”张磊当场拍胸脯。
听张磊这样说,袁树恩第二天一早就到信用社贷了5万元,承包了5个现代化香菇大棚。随后镇里安排技术员手把手教他学技术、搞管理,当年他就收入4万多元。
第二年,袁树恩又承包12个香菇大棚,年纯收入达20多万元。他把山沟里的土坯房换成了小洋楼,成了人人羡慕的致富明星。
和袁树恩一样,在9774万元的金融扶贫贷款支持下,官坡镇2489户贫困户把路边香菇大棚建成了“景观带”,地头的产业带一条绕着一条,全镇贫困户如期顺利脱贫“摘帽”。官坡镇先后获得综合先进乡镇、脱贫先进乡镇、高质量发展贡献乡镇等多项荣誉,从“垫底”乡镇完成了华丽蝶变。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张磊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党派我到豫陕交界的大山深处,就是要我和当地干部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我将继续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一往无前,走向振兴。”张磊说。
洛阳市第十一届红薯擂台赛暨第三届汝阳红薯文化节上,汝阳县有关负责人和主播通过网络直播推介当地红薯品种。资料图片 康红军 摄
韩宇南:把日子过得像蜜瓜一样甜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化祎 李昊
“我们第一书记要继续在乡村振兴中一马当先,冲锋在前!”今年央视春晚上,一位来自周口的驻村第一书记让不少河南老乡惊喜不已。他就是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的韩宇南。
今年53岁的韩宇南是周口市税务局驻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第一书记。从2015年主动报名驻村算起,他已经在前何村工作了6年。
“我第一天上任的时候,刚下过一场大雨,村里一个水坑连着一个水坑,水深处没过膝盖,成群的鸭鹅戏水,我是遛着墙根儿进村的。”韩宇南说,当时自己就决定,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改变村子贫穷落后的面貌。
6年来,韩宇南多次带领村干部外出考察,最终确立了“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在基础薄弱的前何村发展起特色种植产业,为村民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过去种小麦玉米,辛苦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俺们试过种菠菜,结果种出来卖不掉,浪费气力还赔钱。”前何村村民何富金说,“韩书记来了,不仅自掏腰包给俺们买蔬菜种子,带大家学技术、建大棚,搞特色种植,还提前找好了销路。只要跟着他好好干,不愁过不上好日子!”
5月18日,记者走进前何村果蔬温室大棚,只见绿叶覆盖下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青翠可人,随手摘一个,瓜身纹路密集清晰,一刀下去瓜瓤红得耀眼。
“这批西瓜是最近很火的‘8424’品种,因为是自生瓜,无嫁接,甜度很高。一个棚可以种800株苗,产6000多斤西瓜。我们还准备在西瓜收获后接着种蜜瓜,再加上年初收的芹菜,一年能种三茬,收入3万多元。俺们现在的日子过得像蜜瓜一样甜!”村民郭秀荣兴奋地说。
特色种植搞得风生水起,村容村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1公里长的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重修的党群服务中心和村小学教学楼干净整洁,1600多棵新栽的绿树美化了环境……如今的前何村已成为全县有名的小康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韩书记一干就是6年,嫂子也陪他一起在村里扎了根。”何富金说,韩宇南的妻子潘丽英除了照顾老韩的生活,还带领全村妇女编织藤椅和渔网,与企业洽谈订单。
“她为了支持我全心全意投入扶贫工作,放弃了城里的优越生活搬进了村里。我最对不起的就是她,最感谢的也是她。”说起夫妻俩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韩宇南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马涛 刘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