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甲子镇:“消费扶贫直通车”助农户增收

早上9点多,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昌西村电商服务站内,乡村买手王传书的微信就不断收到新信息。2019年9月,昌西村电商服务站成立,王传书被任命为负责人,这是海口少有的完全由贫困户自主运营的村级电商服务站。

海口甲子镇:“消费扶贫直通车”助农户增收

来源:光明网 2021-04-16 12: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光明日报记者 王晓樱 陈 怡 光明日报通讯员 林先锋

早上9点多,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昌西村电商服务站内,乡村买手王传书的微信就不断收到新信息。“我要两只红鸭”“我要一瓶蜂蜜”……这些信息都来自他手机里的几个“消费扶贫直通车”微信群,有的群人数已经快500人。同在微信群里的村民吴文银则开始忙着跟下单的客户联系收货地址和配送时间。

“传书负责收货,我负责发商品信息、统计订单,我们卖的都是镇里的土特产,质优价廉,回头客很多。”吴文银告诉记者。

在海口市,过去一提到甲子镇昌西村,人们想到的就是贫困。甲子镇是海口最偏远的乡镇之一,昌西村又是甲子镇贫困人口最多的村,全村共有194户贫困户968人。

为了拓宽村民农产品的销售渠道,2018年10月,昌西村开办了消费扶贫集市,每周一村民都会带着自家的农产品到集市售卖。虽然也有人远道而来购物,但是大部分购买者还是周边的村民和帮扶干部。于是,驻村第一书记张夏龙策划组织了“消费扶贫直通车”活动,通过寻找乡村买手发掘本地的农特产品,与帮扶单位展开订单认购,并组织专车,将农特产品直接送达目的地。

如何寻找乡村买手?张夏龙瞄上了王传书。今年40多岁的王传书,曾因儿子患病,不仅花光了家中全部积蓄,还欠下大笔债务,2014年被纳入贫困户。在政府帮扶下,王传书拼命工作,村里招零工,他总是第一个报名。通过养猪、养鸡、种割胶等多种产业,勤劳肯干的他2016年顺利脱贫。

“他有一双‘火眼’,一眼就能看出农产品的优劣,是圈养还是散养,是野生还是种植,而且以往每一期消费扶贫集市,他不仅自己积极参加,还动员亲戚朋友把好的农特产品都拿到集市来卖。”张夏龙介绍。

当起了乡村买手的王传书每天骑上电动车,揣上笔记本,走村串户了解哪家有好产品,何时上市,产量多少,他都一一记下。“虽然收货找货比较辛苦,但能帮助更多农户把农产品卖出去,让他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再辛苦也值得。”王传书说。由于王传书挑选的产品品质过硬,经过客户的口口相传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村里的小金橘最远卖到了北京石景山的客户手中。

2019年9月,昌西村电商服务站成立,王传书被任命为负责人,这是海口少有的完全由贫困户自主运营的村级电商服务站。通过王传书和吴文银的积极联系,目前电商服务站的货源地已经覆盖甲子镇周边的旧州镇、三门坡镇、红旗镇。村民有好货都会主动联系王传书,农产品销售也是越来越火。据统计,最高一天仅一场活动就卖了20万元,至今累计销售额已达130万元。

“当初昌西定为贫困村时,贫困户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现在达到14000多元,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昌西村的‘消费扶贫直通车’已成为村民销售特色农产品的有效渠道,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增收机会。”张夏龙说。

说到电商服务站的下一步发展计划,王传书表示将进一步加大与社区团长的联系,把更多的农特产品推广出去,让更多的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王晓樱 陈 怡)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