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微澜的资溪县九龙湖湿地公园。

为破解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从“倒逼”走向主动,宜丰生态警察中心、遂川“五头”护水等一批治水之策被激发出来……我省在全国率先试点流域监管执法改革,探索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法”的赣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碧波微澜的资溪县九龙湖湿地公园。

来源:江西日报 2021-04-07 08: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的鄱阳湖,烟波浩渺,鱼欢鸟舞,三三两两的江豚,时而结伴水中捕食,时而相互追逐嬉戏。

大美鄱阳湖,生机勃勃。

得益于湖水水质持续改善,鄱阳湖水质优良比例为41.2%,同比上升35.3个百分点;总磷浓度0.058毫克/升,同比下降15.9%。

得益于鄱阳湖上游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持续变好,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由2015年的78.7%上升到2020年的96%,提高17.3个百分点。

更得益于江西通过“以奖代补”,鼓励市、县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并与广东、湖南等省先行先试,促进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日臻成熟。

为破解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从“倒逼”走向主动,宜丰生态警察中心、遂川“五头”护水等一批治水之策被激发出来……

落实责任主体,80%以上县(市、区)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春深,日暖。奉新县南潦河水清岸绿,2020年,南潦河边的三洪村国控国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水。而在2015年,此断面是Ⅳ类水,此后该断面水质逐步好转,到2019年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

南潦河水质5年实现“三级跳”,主要原因是宜春市在全省率先实施跨县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针对域内的赣江、修水、锦江、潦河、袁河等13条干支流,由上下游10个县(市、区)和3个区(宜春市经济开发区、宜阳新区、明月山风景名胜区)自发签订18份流域补偿协议。

2019年、2020年,宜春分别兑现了3850万元和1640万元的县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即下游对上游作出环保补偿,同时享有水质恶化、上游过度用水的受偿权利。宜春还累计获得了省流域奖补资金1.62亿元。

江西辖内水系发达,河流多达2400余条。如何保护河流水质,必须加快形成“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

“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主要由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自主协商确定。为鼓励落实流域生态补偿主体责任,全省累计下达资金11.4亿元对各县(市、区)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奖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科技与财务处负责人说。

早在2015年,江西就出台了《江西省流域生态补偿办法(试行)》。2018年,江西全面推进省内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019年初,我省出台《江西省建立省内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机制构建步伐加快,全省各地积极响应,截至2020年底,全省签订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90份,80%以上县(市、区)建立起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基本形成流域上下游联动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先行先试,我省开展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近年来,为保护东江源头,寻乌县不仅矿业停产、停止审批采矿权、放弃部分投资项目,还在植树造林、河流治理、生态移民等方面下功夫。

促使寻乌产生巨大改变的推动力,来自2016年10月赣粤两省正式签订《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2016-2018年)》。协议要求东江流域出水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Ⅲ类标准,并逐年改善。两省共同设立东江流域水环境横向补偿资金,每年各出资1亿元。两省依据考核目标完成情况拨付资金。结果显示:东江流域出水断面水质2016年至2018年按月达到Ⅲ类,水质达标率100%,圆满实现了第一轮生态补偿协议约定目标。

在第一轮生态补偿工作良好成效的基础上,2019年12月,赣粤两省签订2019年至2021年第二轮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其中2019年两个出境断面水质在100%达标的前提下,年均值达Ⅱ类,东江源区一泓清水保护成效显著。

除此之外,赣湘两省还签订《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从2019年7月开始实施为期三年的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两省以位于萍乡市与湖南省株洲市交界处的国家考核金鱼石断面的水质为依据,以断面Ⅲ类水质为考核目标,根据国家公布的水质监测数据和评价结果,按“月核算、年缴清”形式落实补偿。

激发改革举措,全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进度前所未有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形成,一定程度上倒逼全省各地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

我省在全国率先试点流域监管执法改革,探索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法”的赣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宜丰2017年创立生态警察中心,通过整合公安、环保、水务等13个职能部门,实现全县环境问题综合整治;2020年6月,宜丰打造升级版生态警察中心——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治理中心,在街道社区、乡镇村组建立起生态治理网格,实行“乡镇吹哨、中心牵头、部门报到”运行模式,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020年11月25日,宜丰县生态警察中心工作经验做法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

同样在2017年,遂川实施河流通畅工程,选取蜀水河为试点,构建“五头”(源头、地头、山头、岸头、户头)护水生态管护体系,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蜀水水质基本稳定在Ⅱ类以上。

在寻乌,围绕东江流域,该县整合林业、水利、环保、自然资源等力量设立县生态综合执法局,构建“县统筹、乡村及工业园区负责、生态综合执法局执法”的治理体系,打造了“源头移民保护-流域内治理-出境断面监测”全流域治理模式。

不仅如此,我省还涌现出绿色发展的“靖安模式”、废弃矿山修复的“寻乌经验”、萍乡海绵城市建设等全国典型。(记者 陈化先 文/图)

(陈化先)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