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灵寿县青铜文化博物馆展出的“告别田赋鼎”复制品。 陈发明摄
“从2006年1月1日起依法彻底告别延续了2000年的田赋,并且还让国家反哺农业。这是史无前例的开端,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富强的验证!亿万农民要歌唱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好……”这是刻在一尊青铜鼎上的几句铭文,作者是河北省灵寿县南宅乡青廉村农民王三妮。
2006年1月1日起,《农业税条例》废止,青铜器手艺人王三妮决定铸造一尊“告别田赋鼎”来记录这件大事。“当时家里有10多亩地,种着玉米、小麦、花生,每年农业税大概500多元,现在看没多少,但当时够一个孩子一年上学的费用。”
王三妮铸造青铜器的手艺是祖传的,他在村里开了个手工作坊,“免除田赋,是我们农民祖祖辈辈的梦想。鼎有记载国家大事的功用,我是农民,又会做鼎,所以要铸一个鼎纪念这件大事”。
但是当王三妮说出这个想法时,家里人都不同意。按照王三妮的设计,这尊鼎大概要花费7万元,这对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是一笔巨资。王三妮不顾家人反对,购置原料,翻新炉子,制作模型……看着父亲铁了心要铸鼎,王三妮的儿子、儿媳也参与进来。
开工后,光是鼎上560个字的铭文刻在蜡模上,王三妮就花了一个多月。用了大半年时间,2006年9月29日,“告别田赋鼎”落成。这尊鼎是三足双耳圆鼎,高99厘米,直径82厘米,总重量252千克。鼎上纹饰有祥云、麒麟,主体图案是祥龙。但王三妮给几条龙配画的不是龙爪,而是牛蹄,寓意农民耕田离不开牛。
“鼎成那天,我搂着它看不够,560个字的铭文,一个刻坏的也没有。”今年已经74岁的王三妮说起这件事,依然激动不已,“铭文没用篆书,并且都是通俗的大白话,就是想让普通农民也能认出来,读得懂。”
2009年,“告别田赋鼎”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2013年,王三妮专门到北京去“看望”自己的作品。“我看见,每个参观者来到鼎前,都会用手摸一摸或轻敲一下,念一念鼎上的铭文。”王三妮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发明)
(陈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