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谱写扶贫曲

吴能永出生于大山深处的永丰县石马镇,2009年由乡镇选调至永丰县城投公司工作,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因为从小在山里长大,吴能永深知山里村民生活不易,他下定决心,要尽一切努力,将国家的好政策转化为畲族人民的好生活。

丹心谱写扶贫曲

来源:江西日报 2021-03-11 07: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吴能永出生于大山深处的永丰县石马镇,2009年由乡镇选调至永丰县城投公司工作,任公司党支部书记。2015年9月,被组织派至永丰县上固乡汉下畲族村担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2020年6月又被任命为永丰县君埠乡综合执法队队长兼大田村扶贫工作队队员。

扶贫5年多来,他是那个立誓绝不当“走读式扶贫干部”的人,是畲族群众心里的贴心人,更是村民念着的“比亲儿子还好”的第一书记,是2020年度江西“最美扶贫干部”之一。

刚进驻上固乡汉下畲族村时,吴能永的扶贫工作并不顺利。每次入户调查,村民对他说的都是一些客套话,这让他深感有劲使不上。直到一次乘班车回村,他才弄清村民对他“敬而远之”的根源——在车上,有乘客议论:“有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差的村民也确定为贫困户享受有关政策,有的扶贫干部是来村里做做样子就走的。”

弄清楚问题的症结后,吴能永立即将扶贫工作的突破口,放到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上。与此同时,他立下誓言,绝不当一名“走读式扶贫干部”。

妻子怀孕待产,儿子正处“叛逆期”,此时的吴能永,应该在家里多陪陪家人。可当他看到年近70的残疾老人夏圣才因儿子去世、儿媳改嫁,带着未成年的孙子艰难度日时;当他看到年仅9岁的应晓琴因父亲长期患病、母亲身体残疾,不得不撑起一个家时……吴能永便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他把对家人的愧疚放在心里,将全部身心投入汉下畲族村的扶贫工作。妻子生下女儿后,他才匆匆赶到医院,看到妻子、女儿时,愧疚的泪水在他眼角悄然滑下。

因为从小在山里长大,吴能永深知山里村民生活不易,他下定决心,要尽一切努力,将国家的好政策转化为畲族人民的好生活。

当村民反映夜间出行不便时,他多方筹措资金30万余元,为村里安装了90余盏太阳能路灯;村小学教师宿舍拆除了屋顶隔热的铁皮棚,他各方协调安装了6台空调,让老师教书育人更舒心。

不仅如此,几年来,汉下畲族村的危旧土坯房也全部拆旧翻新;道路干净平坦、整修一新;村民喝上了洁净甘甜的自来水;村光伏电站、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休闲广场逐一竣工;全村40户、171名贫困户全部脱贫。

驻村5年多来,他为村民们换来了更美好的生活,也赢得了一份弥足珍贵的“亲情”。

“这些年里,只要我有困难就会给吴书记打电话,不管我在电话里说多久他都会耐心听,帮我把问题解决好,真是比亲生儿子还要好啊。”脱贫户冯祯圣感慨道。

信赖源于贴心!贫困群众李宣道、冯祯圣腿脚不灵便,吴能永到县残联申请轮椅后,当天便赶回村里帮他们安装好。在为贫困群众李凤秀、夏圣才办理残疾证时,他全程扶着他们在医院进行各类检查。一件件让人心生感慨的好事实事,让他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贴心书记”。

如今,虽然离开汉下畲族村已有半年多时间,但吴能永依然能准确地道出村里每一个村民的姓名、家境家况及每一户住房的面积和朝向。甚至连一些贫困户曾经服用过的药物,子女从事的职业、就读的学校,都烂熟于心。

生于大山,因为一份使命,走进了另一座大山。吴能永,一个大山的儿子,用一片丹心,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扶贫曲。(杨建智)

(杨建智)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