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李思瑾)“有党和政府的关照,我才看到了希望。”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拱桥村村民陈维奎,因肢体残疾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而两个小孩都还在上小学。威宁自治县民政部门将陈家3人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全年共计领到低保金16800元,基本生活有了坚实保障。
“十三五”时期,贵州基本民生保障强劲有力,扎实抓好“两不愁三保障”,充分发挥民政兜底保障作用,把为困难群体托底保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确保脱贫质量高、成色足,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贡献“民政力量”——
城乡低保制度精准发力。2020年,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645元/月、每人4318元/年,农村低保最低一档稳定高于扶贫标准;
特困救助供养制度全面托底。完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访机制,大幅提高救助供养标准,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全力保障9.53万特困人员全面小康一个都不少;
临时救助全力阻贫。聚焦群众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率先在全国创建快速响应、个案会商“救急难”工作机制,健全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全面推行“先行救助”,坚决防止意外急难返贫致贫。“十三五”以来,截至2020年11月,贵州全省共对1.09万例生活陷入困境、生存面临危机的急难家庭实施急难救助,支出急难救助资金1.89亿元。
一审:朱若岚
二审:林萌
三审:王幸韬
(李思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