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用“薪”留人就地过年 以“情”动人年味不减

“虽然个人能力有限,能做的事情不多,但能为社会减轻一点疫情防控的压力,我觉得很有价值。广州推出暖心举措和关怀服务,让春节不返乡的异地务工人员也能感受到在“家”过年的气氛。

广州黄埔:用“薪”留人就地过年 以“情”动人年味不减

来源:光明日报 2021-02-04 13: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虽然个人能力有限,能做的事情不多,但能为社会减轻一点疫情防控的压力,我觉得很有价值。”来自江西的刘小丽目前在广州市黄埔区一所医院实习,今年她选择留在乐飞家园过年,休息日也打算在图书馆做志愿者,为其他留穗过年的职工提供服务。她还想在春节期间逛一逛广州,借此机会领略一下岭南地区的春节民俗。

广州推出暖心举措和关怀服务,让春节不返乡的异地务工人员也能感受到在“家”过年的气氛。许多企业纷纷采取以岗留人、以薪留工,发放“留岗红包”、给予“过年礼包”、安排文化娱乐活动等措施,让外地员工尽量就地过年。

黄埔区总工会第一时间发布倡议书,鼓励引导异地务工人员留在黄埔安心生活、舒心过年,通过“金雁工程”社工服务项目开展以“我在黄埔过大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为留区过年职工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交流互动平台。

“此情此景,像极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唠家常。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选择在黄埔工作,留在广州过年,大家一起过节,特别开心。”留穗异地务工人员李成华说。1月30日,在位于广州夏港街青年路的职工服务中心,企业职工及亲属坐在一起包饺子、闲话家常,用手机和网络给家乡的亲人送上“云祝福”。包好的饺子下锅,不一会儿,热腾腾的水饺出锅,屋内弥漫着浓浓年味儿。来自湖南常德的志愿者胡芳才剪得一手好窗花,大家现场跟着学,把剪好的精致窗花贴在窗户上、墙上,更添过年的喜庆氛围。

举办慰问留区过年异地务工人员晚会是广州开发区连续24年的传统。今年“大盆菜”变成了“网络盛宴”,晚会活动将首次以网络春晚的形式呈现,以“中国梦劳动美·‘牛’在黄埔过大年”为主题,精心编排、录制了区内优秀职工文艺节目,当中不少是原创精品,全国劳模、先进人物、科学家、企业家、职工代表将轮番送上新春祝福。活动还设置了线上抢年货等互动环节,晚会上线期间在“粤工会”App送出价值160万元的贺年大礼包,让全区工会会员相聚云端、互动融合,做到防疫不松,年味不减。

“区总工会是全区广大职工的‘娘家’。我们将更加用心用情,让每位留在黄埔过年的职工会员体会到‘留区过年好,留区过好年’。”广州市黄埔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牛穗生说。为了丰富留区职工的假期生活,黄埔区总工会还将送出1万张电影票和两万张珍宝5G双层巴士乘车纪念票,并在节前邀请区内书画家前往企业“挥春送福”。

记者了解到,不少黄埔企业也拿出真金白银的福利补贴,用“薪”留人,以“情”动人。卡尔蔡司光学(中国)有限公司倡议所有员工留守广东过年,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会,并向留在广东过年的员工发放2000元的“安全奖”;广州市科阳机电阀门有限公司、爱思开(广州)金属有限公司等制造业企业则为每位留区员工发放500元“留穗过节费”……

老家在河北的陈宇朋在广州一家电子公司从事一线生产工作,其所在公司除落实春节期间加班的双倍、三倍工资外,公司工会还给职工发放了丰厚的过年福利品。“家里人都让我别回家,让我趁这个假期找个女朋友,明年再带回家。”陈宇朋笑着说。

光明日报记者 吴春燕 光明日报通讯员 范敏玲 沈思博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4日 04版)

(吴春燕)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