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山路 有了希望

遂川县大汾镇上坳村坐落于罗霄山脉腹地,是“十三五”深度贫困村,人称“悬崖村”,得名于通往村里必经的挂壁之路。“十三五”时期,遂川县不断加大交通扶贫力度,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后,2016年又打响组组通水泥路攻坚战。

通了山路 有了希望

来源:江西日报 2020-12-09 07: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遂川县大汾镇上坳村坐落于罗霄山脉腹地,是“十三五”深度贫困村,人称“悬崖村”,得名于通往村里必经的挂壁之路。进村路上还有一条250多米长的祥宏隧道。修通路和隧道,花了村民好几年时间。能吃这么多苦,是因为大家心里始终有个信念:路通了,村里才有希望。

在遂川西部山区,不少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行路难,很大程度限制了遂川县脱贫致富的步伐。要确保按时脱贫,首先要破除的就是交通瓶颈。

“十三五”时期,遂川县不断加大交通扶贫力度,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后,2016年又打响组组通水泥路攻坚战。2018年10月,海拔900多米的上坳村开始修建通组水泥路,500多名村民迎来了新希望。

在遂川深山区,修路的造价比平原地区要高。面对故土难离的客家百姓,交通部门舍得投入。2016年至2019年,遂川县共投入3.579亿元,用于建设通村、通组等公路项目。仅2019年,就建设通村公路63.054公里,通组公路34.724公里,总投资6434万元。

海拔650多米的左安镇鹤坑村被誉为云端客家小山村,有1029名村民。2020年1月,村里通了网约客运班车。70多岁的客家老人邓光汉感叹道:“再也不用肩挑手提去赶集了,原来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20分钟就能到达。”(樊远平 周群英 刘祖刚)

(樊远平 周群英 刘祖刚)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