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建起来 生活富起来

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分布在绿树丛中,阳光从云的缝隙间投射在山坡上,错落有致,恬静安宁。唐秀英家是较早发展家庭旅游接待的,2000年,在政府的号召和鼓励下,她家把空闲的房间腾出来,布置一番,开办旅馆。

民宿建起来 生活富起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0-07-31 11: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分布在绿树丛中,阳光从云的缝隙间投射在山坡上,错落有致,恬静安宁。

这里是甲居镇,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城西北6公里处,海拔2000米,环境优美,四季如春。

53岁的唐秀英,是甲居镇甲居一村村委会主任。她家的藏式楼房,就在这片山坡上。红白相间的墙壁上绘有各种花鸟鱼虫,其中有13间客房,用来接待游客。

唐秀英家是较早发展家庭旅游接待的,2000年,在政府的号召和鼓励下,她家把空闲的房间腾出来,布置一番,开办旅馆。

“当时遇到的困难非常大。”唐秀英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有的村民观念相对保守,很难接受陌生人住到家里。“我们和其他30多户邻居,就这样面对着街坊乡亲们的不理解,开始了创业之路。”

几年过去了,村民们见唐秀英的事业越做越好,受到了鼓舞,也纷纷加入进来,一起走上了致富路。“现在大家的观念都转变了,很多人赚了钱就投资发展民宿,热情非常高。”唐秀英说,他们家也从一开始的两间房、6个床位,发展到现在的13间房。

“3个孩子上大学的费用都是开民宿赚出来的,如今两个孩子已经工作,小儿子也刚刚从医学院毕业,家庭没有太大经济压力了。”唐秀英说。

能发展民宿,当然得益于大环境的改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联手,让山村彻底变了样。政府投资整治交通基础设施,家家通了柏油路,村与村之间也铺设了石板路。“村里人现在搞旅游接待已经得心应手了,大家一门心思谋发展,争取过上更好的日子。” 唐秀英笑着说。

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收入有所减少,但唐秀英对未来充满信心。“不出村、不离家,每年能收入二三十万元,这样的日子不美吗?”唐秀英笑笑说,脸上写满了幸福。

甘孜山多,相对贫困,但也有优势,就是旅游资源丰富。绿水青山,就是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于是,当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扬长避短,走起了旅游扶贫的路子。吃旅游饭,首先要转变观念。这中间,致富带头人的示范效应不容小觑。经过几位带头人的努力,传统观念发生了转变,群众参与的热情高了,日子越过越好了。还要看到,当地党委、政府创设的好平台和好环境是基础。各方齐发力,瞄准真问题。产业扶对头,脱贫有奔头。甲居镇人的幸福,来得正是时候。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