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内充满国风元素的演出和非遗展示
豫园内充满国风元素的演出和非遗展示
在豫园拍照的游客 本文图片均由豫园提供
这个7月,上海的文化地标豫园,完全变了个样子!
大片鲜绿色草坪的出现,让翘角飞檐的明清式建筑群瞬间元气满满;年轻的涂鸦艺术家用画笔勾勒出一幅抽象却生动的豫园“神兽”图,引得游人纷纷拍照合影;古色古香的华宝楼和金光灿灿的景容楼之下,两个露天啤酒屋悄然开启,美酒佳肴串联起不同时空的对话;更有身着汉服的年轻演员在不经意间出现,带着市民和游客随时玩一把“原地穿越”……
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豫园,正在变得越来越年轻——
是“食玩校场”
更是体验式街区
7月3日起,豫园升级夜市活动,变身为全上海独一无二的沉浸式国潮主题街区——“食玩校场”。
“食玩校场”的名字源于豫园的历史。豫园的旧校场路一带曾是明代驻兵演武之地,“校场”这个名字留有400多年前的记忆。到了清代,豫园地区因庙会而逐渐聚成街市,日渐繁华。命名为“食玩校场”,既是对历史的追溯,又符合当下国潮流行的趋势。
将悠久历史与当下豫园的特色结合在一起,为市民和游客设计集文化韵味与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打卡路线。这个特别的“食玩校场”,集聚起一批网红美食、潮流新品,让热爱国潮、国风的年轻人尽情玩一把“穿越”。
豫园的三大明清式街区广场、街巷,以及高空区域都被赋予了新的主题。中心广场变身“城厢江湖”,这里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地方;九曲桥广场又名“渡口集市”,在湖心亭的檐角勾勒下,演绎着江南情调;海上梨园被赋予“海上瑶池”的美名,古戏台上还能玩现代音乐;凝晖路上的非遗千灯,构筑起如梦似幻的美景,红鲤鱼、油纸伞等国风元素的灯彩布满夜空,成为夜间拍照打卡的“网红”点……
不仅仅是外貌与主题的改变,在传承文化精髓的同时,豫园“食玩校场”带来更多的是创新。在飞檐翘角的明清建筑群之下,“穿越时空”、露天酒吧、沉浸式演出等时下年轻人最热衷的新概念、新场景和新玩法,悉数出现在豫园。记者在中心广场看到,一个啤酒屋已经搭建一新,绿色的邮筒当作吧台,与中心广场的草坪浑然一体。邮筒四周围绕着一张张高脚凳,年轻人围坐在吧台边,手捧着大杯啤酒,一边畅饮一边谈天说地。
“好久没来豫园了,没想到现在豫园这么不一样了!”陈小姐和两位同事坐在邮筒前喝啤酒。她告诉记者,自己心血来潮之下,约上同事下班来打卡,没想到豫园和自己过去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了。“原来更像一个旅游景点,现在却变成一个可以坐下来的体验式街区。”
沿着文化的肌理
不断创新发展
“文化”向来是豫园为世人称道的标签。本次豫园的升级,便是沿着文化的肌理、紧跟消费升级趋势的一次探索转型。
豫园商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国潮国风元素、沉浸式互动体验都将是未来豫园发展的主攻方向。每周一至周五晚间,以及每个双休日的下午至晚上,豫园都将为市民和游客奉献各式精彩演出。爵士乐、街舞、电音、近景魔术等表演将陆续上演,每周末更是将带来8小时不停歇的演艺活动。
此前端午期间,豫园已有过类似的成功尝试——通过举办端午庙会活动,豫园打造出一个被美丽花艺妆点的沉浸式乐园。3米多高的花墙相框,露台间垂荡而下的烂漫飞花,年轻美丽的汉服小姐姐热情地为人们点雄黄、印花钿……市民和游客通过与演艺人员互动,以沉浸式体验感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今年端午庙会给市民和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汉服巡游表演,未来将作为一个长期活动在豫园延续下去。身着汉服的美丽演员将时不时地出现在人群中,带着大家一起玩一把“原地穿越”。
这个夏季的夜晚,依托“食玩校场”的呈现,豫园充满人间烟火气。夏季最难令人拒绝的冰激凌、最能勾起童年回忆的棉花糖、潮人夏夜挚爱的小龙虾、串联起幸福与快乐的串串们……这些让全世界吃货们不能抵抗的夜间美食集体登陆豫园。
霓虹绚烂灯彩组成的互动装置,让人们能在“潮”感十足的氛围下体验木人、箭靶、战鼓等颇具时空感的互动游戏;捏面人的摊位是最吸引小朋友的,手提木盒上整整齐齐码了几十个卡通面人;当下年轻人酷爱的娃娃机、VR设备等也引入豫园,在暑期为孩子和童心未泯的大人们带来无尽的欢声笑语。
举起酒杯对向夜空,一边是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明代园林——豫园,代表着上海的过去;另一边是直冲云霄的金茂大厦、上海中心,那是上海的现在。对酒当歌之际,将上海上下400年风光尽收眼底,与历史与时间把酒言欢。如此奇妙体验,让豫园的夜真正“活”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7月3日升级后的豫园夜市还将与相距不到1公里的外滩枫径夜市进行联动,在豫园至外滩枫径夜市之间举办定向“夜光跑”活动。肌肉、汗水和夜光配饰共同组成的动感画面,将成为链接豫园与枫径两大夜市的美丽“夜光彩带”。(记者 曹玲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7月13日 第 07 版)
(曹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