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靶心 攻克堡垒

一条条泥水路变成水泥路,一栋栋土坯房变成小洋房,一个个“空心村”变成产业村……初夏,走在安远县城乡,处处生机勃勃、景色迷人。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县,安远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2120户53833人,“十三五”贫困村74个,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

瞄准靶心 攻克堡垒

来源:江西日报 2020-05-15 07: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条条泥水路变成水泥路,一栋栋土坯房变成小洋房,一个个“空心村”变成产业村……初夏,走在安远县城乡,处处生机勃勃、景色迷人。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安远县步履铿锵,干群齐心,以群众满意度99.16%的好成绩,实现高质量脱贫目标,于2019年4月脱贫退出。截至目前,安远县已脱贫12026户53602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3.96%下降至2%以下。

3600名帮扶干部坚守一线

在安远县孔田镇高屋村,20多个现代化的蔬菜大棚有序排开,大棚里的圣女果、黄瓜等蔬菜长势喜人。

“过去的高屋到处是低矮的猪牛栏,露天旱厕,夏季蚊蝇猖獗。短短几年,这个贫困小村变成了花园、菜园和果园,实现了一步一景、一墙一画。”高屋村党支部书记高贵德介绍。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县,安远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2120户53833人,“十三五”贫困村74个,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

如期实现脱贫,是安远县委、县政府对40万人民的庄严承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全县3600余名干部全面进驻152个村,实现“岗位在村、工作在村、吃住在村”的全覆盖帮扶格局,与贫困群众“结亲戚”,开准“药方子”,拔掉“穷根子”。一个个帮扶干部变成“土博士”“土专家”,用真心换真情,以实干聚民心。

谢金松是该县自然资源局派驻塘村乡塘村村的扶贫工作队副队长,走村入户、完善台账、下地指导生产,谢金松一刻也不放松。因为长期劳累,他病倒了。

像谢金松这样尽心尽责的帮扶干部还有很多,他们默默坚守在扶贫一线,用行动创造美好未来。

“六个先行一步”实现高质量脱贫

在安远县蔡坊乡林下经济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黄精、三叶青、重楼等林下中药材郁郁葱葱。“基地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的方式,在经营中优先解决贫困户就业,同时引领贫困户以土地等方式入股,带动他们增产致富。”基地负责人卢玛禄介绍。

贫困群众如何脱贫,怎样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安远县用“六个先行一步”走出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该县首先在精准识别上先行一步,聚焦低保户、五保户等重点人群,逐村、逐户、逐人“过筛”,确保不漏一户、不错一人;在产业发展上先行一步,发展紫山药、红蜜薯、百香果等短平快产业,同时发展脐橙、油茶等长效产业,大力开展以电商扶贫为主抓手的消费扶贫;在基础设施上先行一步,以“小财政”建成“大交通”,四好农村路、农网改造、饮用水保障等让群众获得感满满。

该县在民生事业上先行一步,抓住教育、医疗、安居等环节精准发力,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农村卫生院、乡镇敬老院三个标准化建设;在整村推进上先行一步,在农村进行改水改厕、治理排水沟、道路硬化入户等,常态化开展“小手拉大手”“清洁家庭”评比等活动,实现“五净一规范”户户达标;在生态扶贫上先行一步,打造了三百山生态游、乡村度假游、农业观光游、客家美食游等特色旅游,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林下经济,建设“绿色银行”,将全县3152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全部聘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员。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初夏,安远县城乡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扶贫产业发展井然有序,龙头企业马力全开,安置小区欢声笑语。

“脱贫之后的脚步不能停,更要加油干,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努力把工作做得扎实一些,为村里建设继续站好岗,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安远县欣山镇教头村第一书记尧生辉介绍,下一步,帮扶干部将继续在村里工作,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成绩。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该县坚持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协调调度、强化问题整改等,完善上下贯通的脱贫责任体系;坚持持续开展和巩固产业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工程,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坚持通过保障帮扶力量、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等,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力度不减;坚持抓好扶贫对象动态监管、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扶贫干部监管,跑好脱贫攻坚“后半程”。

微风拂晓,青山常在。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安远干部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唐燕)

(唐燕)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