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登山队出发 给珠峰“量身高”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出发仪式6日在珠峰登山大本营举行。”  李国鹏还表示,珠峰峰顶气流不稳定、多大风、气温低,测量型无人机目前尚无法在峰顶飞行,也尚无机器人顶峰作业经历。

测量登山队出发 给珠峰“量身高”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0-05-07 08: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测量登山队队员从大本营出发▲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出发仪式6日在珠峰登山大本营举行。30多名队员当日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出发,开启珠峰高程登顶测量。队员们力争抓住近日的好天气窗口,择日登顶测量。如果成功,这将是我国专业测绘人员首次登顶珠峰测高。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峰介绍,此次测量登山队由专业登山运动员和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简称国测一大队)的测绘人员构成。他们将携带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重力仪、雪深雷达、气象测量仪器和觇标到达顶峰进行测量作业。

王勇峰说,测量登山队从今年1月12日起在北京开始集训。4月5日,测量登山队抵达珠峰大本营,进行高海拔适应性拉练,最高曾抵达海拔7400米高度;其间,他们接受了体能、技术、登山理论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在珠峰大本营期间,他们还对顶峰测量仪器的使用进行了训练。

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说,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确保了此次珠峰高程测量任务能够按计划进行,今年将力争实现测绘队员与登山队员首次一同登顶的目标。“心情非常激动,信心很足,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确保完成任务。”国测一大队队员王伟说。

2020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测量成果可用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等领域研究。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和风速等数据,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珠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线上,其北坡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境内。北坡每年春季的最佳登顶天气窗口多在5月来临。

分析

为珠峰“量身高”一定要人登顶测量吗?

攀登珠峰要克服一系列天气、地理地势和个人身体反应的困难,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任务。为珠峰“量身高”为什么一定要人登顶测量?是否可以用无人机或机器人代替?相关测绘专家在大本营向记者表示,人,尤其是专业测绘队员登顶,可使测量数据更可靠、更具说服力。而目前的技术手段尚无法确保测量型无人机或机器人在峰顶作业。

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简称国测一大队)副队长、2020珠峰高程测量现场副总指挥张庆涛说,早期进行的珠峰测绘多无人登顶,传统的交会和三角高程测量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偏差。

1975年,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虽无专业测绘人员登顶,但登山队员将觇标带上了珠峰顶峰。这也是人类测量史上首次将觇标带至珠峰顶峰。当时,测绘人员从珠峰附近选择了9个测站点,对准觇标观测水平角和垂直角,确定珠峰的水平位置和各测站至珠峰的水平距离。根据三角高程测量原理,推算出珠峰高程为8848.13米。

“觇标必须由人带上峰顶,有了它,我们在山脚下布设的观测点,就能更精确地照准峰顶的测量目标,从而测得精确的角度和距离。”张庆涛说,珠峰峰顶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20多平方米的平面,从山脚下的各观测点瞄准峰顶测量,目标点难以一致,觇标的使用解决了这一问题。

现在,珠峰高程测量已实现了由传统大地测量技术到综合现代大地测量技术的转变。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说,在这种背景下,专业测绘人员登顶,有助于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多种测量技术更准确地获得数据。

据了解,2020珠峰高程测量将综合运用GNSS卫星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光电测距、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技术。其中,GNSS接收机、雪深雷达、气象测量和觇标等仪器都需要人携带至顶峰。

“专业测绘人员对这些设备更熟悉,获得的数据更可靠、严谨,也更有说服力。”李国鹏说,“另外,珠峰顶峰缺氧、气温低,人若长时间停留容易发生危险。专业测绘人员操作仪器更熟练,可减少人员在顶峰停留时间。”

李国鹏还表示,珠峰峰顶气流不稳定、多大风、气温低,测量型无人机目前尚无法在峰顶飞行,也尚无机器人顶峰作业经历。“不过,这在以后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

本组文并图/新华社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