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

开发合适的就业岗位、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救助特殊困难人群、保障医疗教育住房饮水安全……贵州通过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类似的,贞丰县龙兴街道定唐村文创园扶贫车间里,身高不到1米的竹艺编织师傅何仕武耐心地给新进的工人讲解竹艺品编织技巧。

贵州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

来源: 贵州日报
2020-04-26 07: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疫情之下,不少群众生产生活面临困难。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强化对困难群体救助措施,做好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

为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兜牢民生底线。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多彩贵州促消费专项百日行动方案》要求,切实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开发合适的就业岗位、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救助特殊困难人群、保障医疗教育住房饮水安全……贵州通过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帮助实现就业

近日,在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汇塘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唐晓宏正带着工作人员走家入户,了解群众情况。

搬迁群众刘治礼夫妻俩都是残疾人,2017年搬到安置点后,一直在上海务工。今年,受疫情影响,两人无法外出,家里没了收入来源,生活困难。

针对刘治礼家的情况,社区按照政策及时为他家四口人办理了低保,并帮他们联系就业岗位。

“对于困难群众,我们主要采取就业、政策兜底、临时救助等措施帮助他们增加收入,缓解疫情的影响。”唐晓宏介绍。

类似的,贞丰县龙兴街道定唐村文创园扶贫车间里,身高不到1米的竹艺编织师傅何仕武耐心地给新进的工人讲解竹艺品编织技巧。

“我现在每个月有2400元的收入,特别满足。”何仕武介绍,“我家以前是贫困户,在社区干部的帮助和引导下,我才能到这里上班。”

截至目前,贞丰县龙兴街道定塘村文创园扶贫车间共吸纳周边社区、村寨50至70岁老人85名,其中残疾人25名,人均月收入2000元,有效地解决了当地“老弱残”群众就业难问题。及时进行救助

今年,贵州城乡低保继续提标。

近日,贵阳市白云区泉湖街道办事处开展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利用微信网格群、QQ群、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城乡低保提标相关政策,并开通服务热线为辖区群众提供低保提标政策咨询、答疑解惑服务。

深入社区开展入户核查工作,通过入户核查,辖区各居委会均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了保障范围,对年度核查家庭人均收入确实已超过低保标准的,按低保常规动态管理方式退出保障范围。

今年5月,泉湖街道将及时发放提标后的低保资金,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低保对象手中。

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日前,贵阳市南明区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接到报告称,瑞金南路贵州电脑城附近,有一位流浪老人长期滞留。救助人员随后赶到了电脑城门口,找到这位老人。

经了解得知,老人姓康,籍贯为山东省滕州市,今年80多岁。工作人员告知老人现有的救助政策,向老人耐心地说明了当前的救助标准和程序,并对老人进行了妥善处理。

“谢谢,太感谢你们了。”老人感动地说。补齐“3+1”短板

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是低收入群体最关心也是最迫切的问题。

义务教育有保障。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学校的安排,生活在乡下的学生受网络条件、硬件设施的制约,导致网上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确保学生学习不降质,从4月开始,赤水市白云学校教师便组成“送教下乡”小队,每周定期进村入户、翻山越岭到每家每户给学生们授课讲题。

基本医疗有保障。近日,记者在关岭自治县坡贡镇水韵村看到,15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诊断室、药房、治疗室等一应俱全。“以前卫生室特别小,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去镇上或者县里看病。现在环境好、场地宽,基本的疾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决。”说起现在的卫生室,村民王妹席深有感触。

住房安全有保障。4月21日,远在海南打工的石国禹得到一个好消息,在老家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亮寨村,他有了属于自己的新房子。新房子是政府专门为他修建的。2019年底,石国禹回老家过年,由于家里的老房子拆了,又遇上疫情,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只能暂住在弟弟家。“在入户走访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他的情况,并立即报给乡、县扶贫专班,把他纳入住房没保障户,重新修建了一个30平方米的新房,实现按时‘清零’的目标。”亮寨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何林涛说。

饮水安全有保障。“您好,请问您家里新安装的自来水怎么样?”“正常,无断水、量大充足且很方便,感谢党和政府!”56岁的锦屏县河口乡塘东村四组贫困户姜志道拧开自家的水龙头,看着流出的白花花清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随即对核查员吴庆军答道。截至目前,河口乡17个行政村1849户7794人贫困群众均已喝上“安全水”。

贵州,正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尽量降低疫情影响,着力提升低收入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源:贵州日报 记者:韦倩)

(韦倩)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