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值守社区 把好“第一道防线”

最让殷光难忘的还是第一晚执勤,那天北京突降大雪,而社区门口的防控物资还没到位,执勤条件很简陋。长时间工作的殷光不但没有因此懈怠,反而更加细致、仔细,严防死守,询问得更仔细、登记得更详细、消杀得更彻底。

退役军人值守社区 把好“第一道防线”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0-04-07 07: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国有难,召必回!”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退役军人积极投身战“疫”一线,用一腔热血诠释着赤胆忠心。房山区生态环境局监测站现场室主任殷光,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新冠疫情暴发后,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为缓解社区工作人员“连轴转”的工作状态,房山区紧急调派机关党委干部下沉社区,殷光第一个报了名,2月3日接到通知,他2月4日就去社区报到,2月5日即开始执勤。 “我当过兵,身体素质比较好,又是小组长,所以在排班时给自己排了夜班。”执勤期间,殷光从晚8点到早8点连续值了14天夜班。

最让殷光难忘的还是第一晚执勤,那天北京突降大雪,而社区门口的防控物资还没到位,执勤条件很简陋。没有军大衣和厚手套,也没有临时搭建的防风雪帐篷,当过军人的殷光仍然笔直地站在小区门口。

对殷光来说,最“难”的并不是在风雪里站岗,而是对居民进行劝导。由于居民在家里“憋”了太多天,下雪后小区的后半夜突然“热闹”起来:有的居民出来赏雪景,有的出来拍照,还有的出来遛狗……殷光走上前去挨个进行劝导,告诉居民们当前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应该避免扎堆儿。有些居民看见雪景来了兴致,怎么劝都不想回去,殷光又拿起《疫情防控通知》,一条条地念给他们听,直到亲眼看着他们走进家门,屋里亮起了灯才肯离开。殷光的执着和认真也获得了居民的理解和配合,接下来的日子里,居民们纷纷为他送来了热水、姜汤、手套等暖心物品。

单位复工后,殷光连休息都没休息,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每天驱车一百多公里,徒步六七公里,到多个点位进行水样抽取工作,及时了解各流域断面的水质污染变化情况,确保各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得知近期社区“防输入”形势严峻,工作之余,殷光再次来到了曾经执勤的社区,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疫”工作:为居民发放通行证,对进出小区频次、时间等进行更严格的管控。

长时间工作的殷光不但没有因此懈怠,反而更加细致、仔细,严防死守,询问得更仔细、登记得更详细、消杀得更彻底。“越是在防疫工作开展到最严格、最关键的时候,越是要紧盯细节、防止意外,”殷光说。疫情当前,他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军人品质。文/本报记者 刘婧

(刘婧)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