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赵世强:为了我们共同的家

凌晨一点,寒意正浓,崆峒区大秦乡大张村空荡荡的街道上除了几声狗叫,人们早已进入梦乡。村口的疫情防控点,一团火苗在夜色中跃动,几名执勤干部正在火盆旁烤火,他朝着火苗的方向驶去。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赵世强:为了我们共同的家

来源:新崆峒 2020-03-10 10: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凌晨一点,寒意正浓,崆峒区大秦乡大张村空荡荡的街道上除了几声狗叫,人们早已进入梦乡。55岁的村主任赵世强戴上口罩,骑着电动车驮了一袋木柴离开家。

村口的疫情防控点,一团火苗在夜色中跃动,几名执勤干部正在火盆旁烤火,他朝着火苗的方向驶去。

从大年初二开始,执勤点的火堆一直燃到了现在,赵世强那辆一天充三次电的电动车,换了两次轮胎后也挺到了现在。

放下木柴,赵世强便又骑着电动车出发了。“晚上没出现什么情况吧?”零下十几度,嘴里呼出的热气清晰可见。在村里另一个监测点,他详细了解值班情况。为了巡查各值班点值守工作,一晚上跑好几趟已是习惯,白天有家不能回,有饭没法吃,三过家门不入更是平常。

“年前,村民们都像往年春节一样准备走亲戚,当时还没有人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初二早晨乡里突然开会,布置了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个村排查外地返乡人员,还要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劝诫村民注意防护。”赵世强回忆说。

乡里的这场会让赵世强的心一下子紧了起来。大张村有263户848人,为了“看好”这848人,赵世强一回到村里,立马开始落实工作。

喇叭喊话、微信群通知,在进村路口设置路卡。卡点要通宵值班,赵世强主动站了出来,“我是村主任,先带个头,晚班先排我。”

每天从村部到各个村社,赵世强不停跟群众念叨着“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厉害得很,这是宣传资料,讲怎么防治的,好好学习!”“你们一天不要乱跑,不要扎堆堆”“能少出门就少出门,一次出去多买点菜”…… 这些天来,入户排查、发放宣传资料、上门监测居家隔离人员体温,他都骑着电动车来回穿梭。他说:“在农村,有的路只有电动车到得了,骑电动车速度快,尤其是特殊时期,群众一打电话,我们就得赶快去,生怕出点事。”

大张村的防疫工作,在他的带领下越做越扎实。全村共排查出外地返乡人员19人,居家隔离期间,村里派专人主动帮他们代购生活必需品,解决他们基本的生活问题。“送物资的人敲敲门,然后挨个将东西等放在门缝底下,等人走远了,村民才会把物资一件一件地拿回家里。这是我们的土办法,无接触式服务”。赵世强开玩笑说。

日头西斜,大张村各家各户的灯陆续点亮,那辆老旧电动车又跟着赵世强奔走每个村社。在村里巡逻一圈后,他停在村口的执勤点烤火。“压力肯定有,但遇事就要干事。我是村主任,大家信任我,把我选到这个位置上,我就要对全村人的健康负责。只要能把疫情防控好,让我们共同的家安全,多辛苦都值。”赵世强说。

虽然疫情还未结束,但每个执勤的人身上、心中,暖意渐起。

(魏丽)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