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百度,张亚勤的新赛道

1999年1月,张亚勤应李开复邀请,放弃美国优越的科研环境,举家迁回北京,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2000年8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对智能驾驶领域的浓厚兴趣,使张亚勤萌生了从学术上深度钻研这一领域的念头。

告别百度,张亚勤的新赛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20-01-11 15: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周刊君说

学术研究需要对最前沿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认知,

这是落地为技术产品和判断市场的前提

  张亚勤

张亚勤的新赛道

本刊记者/赵一苇

发于2020.1.13总第932期《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对于张亚勤来说是人生中有特别意义的一年。这是他取得博士学位的第30年,也是他结婚30周年。在2019年,他选择让自己的企业家角色正式谢幕。

走下企业家舞台,张亚勤的生活有了更高的自由度,他开始将精力的天平向学术与生活倾斜。而不变的是,他的事业目标依然聚焦于充满未来感的智能产业,只是切换成了一条学术的赛道。

“这就像是,我从一位场上主力队长,转成了一位场边教练。”张亚勤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但比赛主题仍然围绕智能产业。”

从百度退休的决定实际上酝酿已久。早在2018年末,张亚勤就向李彦宏提出了退休的想法,之后便开始陆续进行工作交接。2019年3月,李彦宏通过内部信公布了百度高管退休计划,张亚勤是申请加入退休计划的第一位高管。

2019年10月,张亚勤正式告别相伴5年的百度,科学家出身的他选择回归学术界。在退休消息公布的第一时间,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杨殿阁向张亚勤发出了邀请。同时抛出橄榄枝的,还有国内外多家高科技公司、知名高校和投资机构。

雪花般飞来的offer没有扰乱张亚勤的规划,他婉拒的第一批offer均是企业。对于人生下一步,他想得很清楚:“高校是兴趣点,我希望更独立地做一些学术研究, 更重要的是培养一批领军人才。”

最终,清华的诚意打动了张亚勤。去年12月31日,张亚勤正式受聘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同时负责牵头筹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希望将人工智能、类脑计算与智能汽车开发相结合,打造世界顶尖的创新研究平台。

“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机器智能正在改变每一个行业。”张亚勤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希望AIR为智能产业做出具有颠覆性的成果,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人才。”

“一定是做感兴趣的事”

去年10月13日,张亚勤在哈佛大学参加了2019年美国艺术和科学院新院士就职典礼,正式当选为该院数学和物理学部院士。

卸下企业家的重担后,张亚勤很快安排了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等多所高校的讲学和演说活动,他开始把更多精力倾注在学术研究和公益事业中。事实上,即使在多年的企业高管生涯中,他作为科学家的人生底色也从未改变。

1978年,年仅12岁的张亚勤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当届年纪最小的大学生。一开始,少年张亚勤只是单纯想着继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物理,他视牛顿为偶像,人生志愿是成为一名科学家。

张亚勤与电子工程的结缘是在一位信息电子系老师的课上。在老师的描绘中,未来的“信息化世界和机器人”充满魅力,张亚勤被深深吸引了,觉得“特别新鲜、特别有意思”。

在之后选专业时,他果断选择了电子工程系,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深耕。

“我做决定前并不会进行长时间规划,在不同的时间点也会有不同的目标。”张亚勤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唯一确定的是,我愿意一直做的事一定是自己发自内心感兴趣的事情。”

1986年,刚刚20岁的张亚勤从中科大电子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一个人远赴美国求学。这期间,初出茅庐的张亚勤在解决第一个大型医学信息系统的图像压缩和增强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成绩,写出了一些高水平的论文。三年后,23岁的张亚勤顺利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张亚勤进入美国Contel公司在华盛顿设立的研究院,担任视频压缩研究工作的高级研究员。这家公司后来被GTE收购,张亚勤被调入GTE总部。在这里,张亚勤享受到了一位科学家最渴望的两样财富:充足的科研经费和课题研究的自由,他开始全力投入到数字视频的传输和通讯研究领域。

在实验室的5年里,他一共发表了100余篇有关视频压缩、数字电视、数字电话等电子工程方面的论文,在视频压缩及超低速率压缩编码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成果,一些技术和专利已经被国际标准所采用。

1991年,张亚勤所做的小波全图像动态视频编码和视频无线通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已经成为一位在电气和电子学研究领域出类拔萃的学者。1994年,张亚勤进入美国电子领域权威研究机构Sarnoff labs (现斯坦福研究院)任多媒体实验室主任,领导一个世界顶尖的多媒体团队,为世界数字视频编码和通讯研究,技术和标准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7年,年仅31岁的张亚勤当选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 Fellow)。这是在电气和电子学研究领域全世界最高的学术荣誉,他也因此成为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

1999年1月,张亚勤应李开复邀请,放弃美国优越的科研环境,举家迁回北京,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2000年8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

初到微软,张亚勤选择图形学、多媒体和用户界面作为主攻方向,不到一年,带领多媒体小组发表了80多篇论文,做出了60项新发明,在网络协议领域申请注册了40项美国专利,有8项成熟技术转让给相关产品部门。

2001年11月1日,微软中国研究院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张亚勤任首任院长。紧接着2004年,张亚勤被调回美国总部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负责微软七大部门之一的全球移动通信及嵌入式产品业务。

2006年,张亚勤再次回国后成立了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一手创造了当时跨国公司在国内设立的最大规模的综合性研发机构。在此期间,张亚勤率先提出了“云+端”、“三个平台”(端平台、云平台和云应用服务平台)、“互联网的物理化”三个概念,直接影响了微软接下来15年内的战略部署,也对整个互联网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他主持研发的创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到微软的产品之中,Office、Windows、Bing、Xbox Kinect、Windows Phone 带着这些创新技术走向了全世界。

2008年他作为全国政协十一届会议海外代表,提交“中国云计算发展的战略建议”提案获得政府的重点支持和关注。 他担任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互联网协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主任, 为中国的云计算和互联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他提出的ABC云 (AI+Big data+Cloud融合, Cloud 2.0, 和智能+ 等观点得到行业广泛认可。

2015年他代表中国企业家随习近平主席出访美国, 作为中方15位CEO代表和美方15 位CEO对话, 参加中美CEO圆桌会议,和中美互联网论坛。

从GTE、斯坦福到微软,张亚勤逐渐从一个“研究室狂魔”转向技术落地专家。一方面,他所做的研究在根本上具有学术性;另一方面,他也在努力将这些研究落地为技术产品,为企业服务。

“从学术研究到技术产品,再到市场,本身存在时间的延迟。”张亚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学术研究需要对最前沿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认知,这是落地为技术产品和判断市场的前提”。

“使命达成”

PC时代的式微同时,是中国兴起的高科技公司发展势头强劲,重点发力的前沿科技业务也声名大噪。

创新的活力来自听得见炮火声的一线。始终希望紧跟前沿科技的张亚勤,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内的高科技公司。

2014年5月,作为国内高科技公司之首的百度在美国成立研发中心。该中心作为百度面向美国吸收关键人才的窗口,负责为百度源源不断地输入AI新鲜血液。

在2014年9月3日举办的百度世界大会上,作为外人参加的张亚勤意外地坐在李彦宏身边。那年中秋节假期刚过,张亚勤加盟百度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互联网。

离开微软的时候,张亚勤可以堂堂正正地用“使命达成”四个字,为过去的16年微软生涯画上一个句号。

一方面,由张亚勤发起的“长城计划”,累计为中国培养了各类人才30多万,在10所高校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另一方面,张亚勤发起了微软创投加速器为中国IT产业孵化了超过300家优秀公司,并多次被评为中国最佳孵化器。

进入百度之后,张亚勤获得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有着企业家和科学家双重身份的他担任起了“新业务掌门人”的角色,负责管理过除搜索外的几乎所有技术和业务部门。

5年时间里,张亚勤相继推动了百度智能云以及AI to B业务的整合与发展,并积极在前沿AI芯片及量子计算领域布局,领导包括智能驾驶在内的新兴业务。 尤其在百度业务重点从PC到移动互联网转型、再到AI战略的关键时期,由张亚勤主导的百度云业务,是极为重要的一役。

2016年开始,国内云计算市场竞争加剧,既有以阿里云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云计算巨头,还有以AWS为代表的国际巨头。百度作为云计算的新生势力,和对手相比,入场时间已经有所落后。

张亚勤提出云计算“ABC 三位一体”的概念,即AI(人工智能)+Big Dat(大数据)+Cloud Computing(云计算)三位一体。随后,张亚勤又引入苹果大中华区企业部总经理、生态系统负责人尹世明担任百度云总经理,将百度AI战略通过百度云落地到各行各业。

在张亚勤的主导下,高举“ABC”及”云+AI”战略的百度云,在没有先发优势的条件下成功突围。

2018年,百度智能云的用户数、收入翻倍增长,流量和服务器三倍增长,成为中国增速第一云厂商;百度智能云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中排名第四,稳居第一阵营。

2018年12月,百度将智能云事业部(ACU)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承载AI to B和云业务的发展,由尹世明负责,继续向张亚勤汇报。此时,张亚勤手中握有新兴业务群组和智能驾驶业务群组,继续在百度技术和业务发展中扮演关键作用。

智能云业务正在成为百度的新的业务增长引擎。2019年Q3财报显示,搜索信息流业务作为主要营收204亿元,在搜索之外的包括爱奇艺、智能云、智能设备等在内的其他业务收入76亿元。其中,百度智能云与AI业务营收仍然保持较大的增幅。

领军百度5年,张亚勤出色地完成了转型与开拓的使命。此时,看着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的业务,他选择了放手。

“我开始想更多地做一些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事情。”张亚勤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如今公司已经打下了扎实的业务基础,也有了成熟的领军人物,前景非常好,“我在此时离开也是放心的”。

“智能驾驶是人类的一个梦”

在2019年12月的首届百度阿波罗生态峰会上,已从百度退休的张亚勤与智能驾驶业务群组总经理李振宇一同现身峰会现场。此时,他的对外身份,已转变为阿波罗理事会理事长。

“现在的我,在阿波罗更多地扮演一个支持和协调的角色,并非实际管理者。”张亚勤对《中国新闻周刊》坦言。

虽然已经从百度退休,但从感情上, 张亚勤对“阿波罗计划”仍然难以割舍。这个项目开启了他对智能驾驶的技术产品探索,也是他决定回归学术界后继续在智能驾驶领域深耕的重要原因。

2017年4月,百度正式发布了这项名为“Apollo(阿波罗)”的新计划,旨在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

百度“Apollo”计划的命名,就是借用了“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含义,是一个满载着激情和期待的名字。

“智能驾驶是人类的一个梦,这恰似当年的登月梦。”张亚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智能驾驶的未来蕴藏有无限的机会,一是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二是会催生许多新兴行业和服务,甚至会重构旧有的汽车行业和商业架构,“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行业”。

在张亚勤看来,智能驾驶是人工智能各项技术集大成者, 也是狭义人工智能领域最复杂和最有挑战性的任务。”张亚勤表示,在过去的两年里,他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了智能驾驶和建立阿波罗生态上。

对智能驾驶领域的浓厚兴趣,使张亚勤萌生了从学术上深度钻研这一领域的念头。

这与清华大学车辆学院“移动出行”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张亚勤很早就在清华担任客座教授,与多位院长教授在自动驾驶领域有过交流。在张亚勤宣布退休时,第一时间递出邀约的,也正是清华大学车辆学院院长杨殿阁教授。

“清华拥有计算机、汽车、信息等多学科的优势资源,并且愿意提供充分的科研空间。”张亚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几乎没有太多犹豫地,他就敲定了清华为他的人生“下一站”。

如今,张亚勤已经拥有60多项美国专利,发表500多篇学术论文,并出版11本专著。于他而言,现阶段回归学术界并不意味着重新埋头于论文专著的理论研究。

“我对发表了多少篇文章没兴趣。”张亚勤对《中国新闻周刊》直言,在他的计划中,要做的是将学术研究与智能产业充分融合,做出“有颠覆性的”“改变历史的”研究成果,“这才是一流研究机构要做的事”。

张亚勤的兴奋点来自全新的挑战。在清华,他将负责筹建一所“智能产业研究院”,以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类脑智能为关键的技术突破方向,打造一个世界顶尖的创新研发平台。

目前,这样的一所研究院在国内外并无具体对标可参考。在张亚勤所接触的研究机构中,有专注其中数学物理领域研究的机构,有专注其中脑科学的实验室,也有专注其中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基金。

张亚勤筹建的这所研究院,将是一所极具创新性与挑战性的跨学科研究机构。

“面向第4次工业革命,一个国际化、产业化、智能化的学术研究和创新中心,这是我给出的定位。”张亚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学术先行,将有颠覆性的研究成果投入技术产品落地,才能解决智能产业发展中的真问题。最重要的是为中国企业培养一批有国际视野的顶尖CTO和架构师。”

张亚勤正在为实现这一愿景而努力。按照他的时间表,如果一切顺利,今年4月份就会完成初步筹备,7月份研究院就能正式成立。

谈及未来,张亚勤难掩期待的心情:“无论过去和未来,学术一直是我的兴趣点。当未来学术与产业充分融合时,我相信我的热情会被更大地激发出来。”

《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第2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赵一苇)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