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为国捐躯的烈士“回家”

今年,山东省委网信办联动多方力量,探索“网信+媒体+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社会公众”的“网信+”模式,在全国开展“让思念发光 帮烈士回家”大型寻亲活动,短短一个月内找到了19位烈士亲属。

让为国捐躯的烈士“回家”

来源: 半月谈
2020-01-08 10: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记者 邓卫华 王凯

今年,山东省委网信办联动多方力量,探索“网信+媒体+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社会公众”的“网信+”模式,在全国开展“让思念发光 帮烈士回家”大型寻亲活动,短短一个月内找到了19位烈士亲属。

“10年10人”的努力

与“1月19人”的奇迹

1947年,为掩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华野八纵在山东菏泽发动了奔袭战。是役,136名战士牺牲并长眠在菏泽市张和庄村。

2008年,退役军人、张和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景宪开始以寄信、电话等方式帮助这些烈士寻亲。10年,1000余封信件,绝大多数被退回,再寄、再退……张景宪一共找到了10位烈士的亲属。“只要还能走得动,我就要找下去。”张景宪说。

2019年春天,张景宪的义举被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报道后,在媒体和社会力量的帮助下,一个季度之内又有9位烈士亲属被找到。

为加速推进烈士寻亲进程,8月1日,山东省委网信办联合新华社山东分社、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发起“让思念发光 帮烈士回家”的倡议,并同步发布了烈士姓名及入伍登记地址等相关信息,重点组织山东省内主流网络媒体,联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力量,发起网媒践行“四力”大型寻亲活动。

活动启动后,1个月内,网媒共刊发相关报道3425篇次,收到线索电话1600多个、留言及邮箱线索1万多条,19位烈士亲属被找到。

“一双筷子的思念”

与“一个夏天的聚力”

山东沂南籍烈士白玉檏是活动启动当天被确认其亲属的烈士之一。第二天一早,白玉檏的侄子白庆瑞就来到张和庄烈士陵园祭奠大伯。

白庆瑞说,白玉檏1946年入伍,离家时只有19岁,离家第二年就牺牲了。“这些年,父亲一直在寻找大伯的安葬地。后来,父亲逐渐老去、不能远行,却一直叮嘱我,一定要找到大伯。”

江苏籍烈士王殿华的妹妹王殿珍已年逾80岁,她告诉半月谈记者:“我们一家兄妹8个,独少他一个,72年来,我们一直没放弃寻找哥哥。每年除夕时,母亲都会给哥哥留一双筷子,相信他迟早会回来。”分别之际,因身体不便远行的王殿珍老人,委托张景宪把自己的照片带到张和庄烈士陵园,希望以这种特殊的方式,陪一陪已经远离亲人72年的哥哥……

一次次辛勤奔波、一回回彻夜写稿、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传播出去,汇集起更大的寻亲力量。

在寻找山东沂南籍烈士王兆会亲属的过程中,北邻的沂水县公安局民警武建看到记者在社交媒体发的帖子后,主动帮助寻找到了关键线索;莱西城东小学老师赵旭梅看到烈士名单后,尽管时成伴烈士的家乡距离她家200余里,她依然不辞辛劳帮助记者联系上了烈士亲属。

邮递员、教师、公务员、大学生……无数的热心人士在看到倡议书或报道后,加入到寻亲活动中来。思念的光芒穿越72载,汇聚成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并温暖了烈士“回家”的漫漫长路。

“网信+”模式的探索与期待延伸的行动

“传播网络正能量的宣传员、画好线上线下同心圆的引导者”,是中央对网信部门定位的两大重要职能。山东省委网信办通过探索“网信+”模式,在开展寻亲活动中,聚合了新闻媒体、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力量,线上线下立体联动,彰显了穿越时空的正能量、温暖了大众人心。

第一,聚合媒体力量,践行“四力”出奇迹。“一旦有线索进入我们的视线,背后就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话的沟通协调、连续几天数百上千公里的奔忙,以及连夜赶制的各种形态的新闻播发。”齐鲁网聚合新闻部主任董光强说,奇迹的背后,是践行“四力”的脚印、思考、投入和汗水。

第二,实施融合传播,立体覆盖显成效。此次寻亲活动报道中,融媒体报道层出不穷,山东省委网信办组织了山东省网络传播体系中47家单位的99个新媒体平台及多个县级融媒体中心进行融合传播,波浪式推进的立体传播效应成效显著。

第三,联动部门力量,线上线下成闭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参与是此次烈士寻亲活动的重要一环。实践证明,无论是在寻找烈士亲属、还是在确认烈士相关信息的环节,这个部门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与此次寻亲行动的基层干部群众及媒体记者呼吁,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发挥“网信+”模式的优势,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阶段,进一步加大为烈士寻亲活动的推广力度,在帮助更多为国捐躯的烈士实现“回家”梦想的同时,进一步彰显我们党“不忘来路、初心永在”的家国情怀和光荣使命。

(邓卫华 王凯)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