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渔民“退出江湖”

12月25日,长江捕捞村渔民夏明星注视着被吊起的渔船,他手上的渔船编号牌也即将被收回。12月25日无人机拍摄的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渔船拆解现场。长江捕捞村渔民的作业场所,就在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长江渔民“退出江湖”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9-12-29 07: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2月25日,一艘被拆解的渔船被渔政工作人员运走。

12月25日,长江捕捞村渔民夏明星注视着被吊起的渔船,他手上的渔船编号牌也即将被收回。

12月25日无人机拍摄的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渔船拆解现场。

  12月26日,“上岸”后的徐保安(右一)在威弘鞋业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

12月25日下午,湖北省洪湖市螺山镇长江捕捞村阴雨绵绵,起重机、挖掘机、切割工具发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57岁的渔民夏明星看着他祖祖辈辈谋生的家伙什——一艘10多米长的铁制渔船被拆解,久久不愿离去,眼里不自觉地泛起了泪花。

长江捕捞村渔民的作业场所,就在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根据今年年初多部委联合印发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今年底前,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要完成渔民退捕,实现全面永久性禁捕;2020年底以前,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水域的渔民退捕,暂定实行10年禁捕。

“退捕还鱼”的关键在渔民,难度也在渔民。约28万长江渔民将逐步告别他们早已习惯的“水上漂”生活,退回到岸上重新出发,这是一次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巨变。

他们中的一些人,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他们中的不少人,上有老下有小负担沉重;他们中的很多人,五六十岁年纪已大,很难到企业再就业、又没到退休的年龄。失去了唯一熟悉的营生,没有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渔民们的未来在哪里?

人们不舍、人们彷徨、人们憧憬……心里五味杂陈。

然而,理性的渔民冷静下来,都会意识到,长江里的鱼越来越少,靠水吃水已经吃不饱了,一味的索取就是竭泽而渔,到了让母亲河休养生息的时候了。

江若无鱼,人何以渔?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

“无鱼”二字振聋发聩。原本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已经严重衰退,“四大家鱼”资源量大幅萎缩,种苗发生量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下降了90%以上,产卵量从最高1200亿尾降至最低不足10亿尾,陷入“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怪圈。

长江禁渔十年,渔民退捕上岸。生产生活的巨变不可避免地会给渔民带来阵痛,但有“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勇气和担当,有一代代生生不息的渔民的勤劳和勇敢,未来的日子必定越来越好。

洪湖市渔政局干部告诉记者,他们正谋划设置一批生态护渔员等公益性岗位,那些最难转产的五六十岁的渔民,很大一部分将从“捕鱼人”变为“护鱼人”。

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与夏明星同一个镇的渔民徐保安2017年就退捕上岸,现在和妻子在离家不远的威弘鞋业公司上班,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家门口上班,能照顾小孩和老人,夫妻俩还能拿到每月8000多元的工资,这样的日子我知足了。”徐保安说,“刚开始都会有不适应,但禁捕是为了保护长江生态,为了子孙后代。我们总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只要不好吃懒做,岸上的生活一定更美好!”

有了新的生计,才能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过得好,从根本上保证他们不再重返“江湖”。

人退鱼进、人水和谐,类似长江捕捞村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母亲河重回鱼肥水美的那一天,不会太遥远。(记者肖艺九、王贤)

(肖艺九、王贤)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