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暖”:开往“中国北极”的“雪国列车”

繁星点缀浩瀚夜空,白雪覆盖茫茫林海,从哈尔滨开往漠河的K7039次列车沿着长长的铁轨呼啸而过。此时,车外是零下30多摄氏度的低温,车内则洋溢着零上22摄氏度的暖意。

“嗷嗷暖”:开往“中国北极”的“雪国列车”

来源:新华网 2019-12-28 17: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哈尔滨12月28日电 题:“嗷嗷暖”:开往“中国北极”的“雪国列车”

杨思琪、齐泓鑫、唐铁富

繁星点缀浩瀚夜空,白雪覆盖茫茫林海,从哈尔滨开往漠河的K7039次列车沿着长长的铁轨呼啸而过。此时,车外是零下30多摄氏度的低温,车内则洋溢着零上22摄氏度的暖意。

漠河市,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最北端,有“中国北极”之称。开往漠河,挑战极寒是这趟“雪国列车”最鲜明的品格。

零点52分,经过7个多小时的车程,列车到达加格达奇站,停车16分钟。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客运段漠河车队列车长刘建波、乘务员王永山,拎出一个接着长管的白桶,灌满刚烧开的热水,走出车门,来到3号车厢的上水管前,蹲下身子“烫”掉管内两米多长的冰柱。

由于寒地气温低,作为连接车外水箱和车内用水的连接管,上水管很容易结冰,乘务员便自己发明制作了“烫管神器”。选一个容量为5升的矿泉水桶,在桶底部挖洞,口部接上三节软胶管,每节在1.2米左右。三节软胶管从最粗到最细依次排列,以保证足够的水压。

“车上每滴水都来之不易,尤其是冬天,都是乘务员‘烫’出来的。”47岁的刘建波说,全程每节车厢只有1吨水,既得喝,又得用。“有时候看到乘客刷牙的时候不关水龙头,真是心疼。”

凌晨4时10分,列车即将到达塔河站。塔河站地处风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当地老百姓俗称“冷到鬼呲牙”。在列车两节车厢连接处(门头),车内的暖流和车外的冷流交汇,常常滴水成冰。

为了保证门头地面不打滑,乘务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清冰。冰薄的时候,就用开水浇到拖布上,大概20多分钟擦一趟;冰厚的时候,就得蹲在地上,用冰铲一点点铲。

早上7时21分,列车到达阿木尔站。乘务员马洪涛走到车外,检查空调发电车状况。他所在的发电车间位于列车尾部,是一座“移动的小型发电站”,负责列车取暖、电源、照明。马洪涛一晚没休息,时刻观察仪表各项指标是否正常,“一旦没电,整趟车就凉凉了。”

冷在天气,暖在人心。刘建波说,每年冬季,这趟车都是热门线路,大概百分之八十的乘客都是游客。提前做个导游,便成了乘务员的一项“义务劳动。”从最北村庄到最北邮局,从神秘雪国到美丽石林……乘务员会时不时向乘客介绍漠河的风土人情。

早上8时11分,列车准时到达漠河站。刚一下车,很多乘客都拉着乘务员帮自己拍照,与“哈尔滨—漠河”区间牌、漠河站站牌合影。看到车窗户上的洁白冰窗花,不少乘客伸手写上“到此一游”“漠河,我爱你”。

“开往最北的列车特别锻炼人,因为条件艰苦,每项工作都是加倍的量。”漠河车队党总支副书记孟勋说,“只要走过一个冬天,每个乘务员都可以挑大梁了。”

“把游客送到最美的地方,但我们却没时间去漠河的景点。”14时56分,刘建波便将返程。“保障乘客乐呵地来,乐呵地走,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刘建波说。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