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郸城冒名顶替工作者为安徽太和人 在当地另有户籍

“河南郸城:顶替退伍军人工作23年,冒名者已被停职”一事有最新进展:冒名顶替者为与河南省郸城县邻近的安徽省太和县人,在当地另有户籍。

河南郸城冒名顶替工作者为安徽太和人 在当地另有户籍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12-06 04: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本报河南郸城12月5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潘志贤)“河南郸城:顶替退伍军人工作23年,冒名者已被停职”一事有最新进展:冒名顶替者为与河南省郸城县邻近的安徽省太和县人,在当地另有户籍。郸城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今天再次表示:“此事无论牵涉到谁,绝不包庇,将一查到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1972年出生的仵瑞华是河南省郸城县白马镇人,于1992年参军入伍,1995年12月退伍返乡。“退伍时部队首长说让我到民政部门报到,应该会安置工作。”仵瑞华说。

根据规定,仵瑞华返乡后到郸城县民政局上交了退伍军人有关档案证明材料。“当时,县民政局安置办工作人员说,工作的事情随后就办。”仵瑞华说,“我后来又去县民政局几次问工作安置情况,民政局工作人员说让在家等通知,有消息会通知我。”

最初,仵瑞华对安置工作抱有很大希望。1996年,迫于生计,迟迟等不到通知的仵瑞华便南下务工。2008年,仵瑞华回到了郸城县,“从亲戚朋友家多处筹借了3万元,在白马镇上开了一个水暖器材店”。

今年10月,仵瑞华发现,在郸城县政府公布的全县退伍军人工作安置情况名单中,自己早在1996年就已被安置工作。“为什么当年没有人通知我,我还去民政局跑了那么多趟?”随后,仵瑞华多方奔走查询发现,“自己”确实已于1996年被安置到郸城县白马镇政府工作,并于2000年初已调到郸城县宜路镇工作。

有知情人士说,冒名顶替被安置到白马镇政府工作的“仵瑞华”其实前几年并没有上班,直到调到宜路镇工作后才上班。

仵瑞华通过查询冒名頂替的“仵瑞华”的人事档案发现,“仵瑞华”,1979年出生,1992年工作,28年工龄,“进入单位来源”为退伍战士,现职务为高级工,每月工资3489元,进入单位时间是2000年1月。

“人事档案、父母姓名及亲属关系,全是我的。”仵瑞华说。

据知情人士介绍,冒名顶替者“自称徐涛”,是与郸城县邻近的安徽省太和县人,在当地另有户籍。

目前,郸城县委成立的由县纪委监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正在紧张地开展调查工作中,冒名顶替者已停止工作并已接受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

(潘志贤)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