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黎光村:走出环保发展两不误的新路子

与此同时,村内建立了“村寨银行与生态保护联动”制度,与环境保护进行绑定,制定生态保护的村规民约,参加村寨银行的农户必须承诺保护环境,使环境保护从消极被动走向自觉和主动。截至2018年12月1日,黎光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开展了村寨银行与生态保护联动项目,占到全部自然村组数量的92%;村寨银行启动总资金达到465000元,平均利息4%。

云南丽江黎光村:走出环保发展两不误的新路子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12-05 09: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云南丽江黎光村:走出环保发展两不误的新路子

图为黎光村自然风光杜潇潇摄

中新网丽江12月5日电 (杜潇潇)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乡黎光村坐落于老君山国家公园黎明景区内,是一座傈僳族传统村落,靠着“村寨银行与生态保护联动项目”,当地百姓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走出一条别样的生态环保之路。

4日,记者在黎光村委会河上组看到,一块禁止捕鱼的告示牌树立在河边,河水清澈见底,仔细观察还能看到有鱼在游动。

黎光村下辖13个村民小组,有367户1380多人,林地面积有17万亩。“几十年来,百姓以狩猎、采掘、原始农耕畜牧为主的生活方式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黎光村党总支书记蜂金龙介绍,以前村子是乱砍滥伐重灾区,村里河流的鱼类遭到毁灭性捕捞,河里的竹根鱼一度绝种。

如何把村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作用发挥起来,既能让大家吃饱穿暖,又能保护好生态环境,以“内生式发展”为核心的“村寨银行与生态保护联动项目”解决了这个问题。

  图为村内设立的告示牌 杜潇潇 摄

“村寨银行与生态保护联动项目”由丽江健康与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发起,项目按照“党支部+中心+村集体经济+村寨银行+农户”的模式,以村党总支部为引领、中心带动,村民每户出资1000元,中心按1:1配比方式出资组成初始资金,每一轮分三批次进行借贷,1年后连本带息还款,并由下一批次的农户进行借贷,以此方式进行滚动借贷。

与此同时,村内建立了“村寨银行与生态保护联动”制度,与环境保护进行绑定,制定生态保护的村规民约,参加村寨银行的农户必须承诺保护环境,使环境保护从消极被动走向自觉和主动。

截至2018年12月1日,黎光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开展了村寨银行与生态保护联动项目,占到全部自然村组数量的92%;村寨银行启动总资金达到465000元,平均利息4%。

根据中心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的调研发现,村民将村寨银行的借贷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达到50%以上;社区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到115737亩,占全部生态林面积的100%,该区域内的森林资源、河流、动物、社区卫生、自然环境等得到有效管护。

“项目的主要作用是转变村民的环保意识,从‘要我环保’变为‘我要环保’。”蜂金龙告诉记者,项目开展以来,村民们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好了村子才能持续发展下去,便更加主动地参与环保。

2018年,黎光村成功加入联合国环境署下设的社区保护地全球注册系统(简称ICCA注册系统),并举行了国内首次由当地居民为主体的社区保护地同行评审活动,此次以三江并流区域——黎光社区保护地的环境保护案例为评审基础,融汇国内其他社区保护地的经验,再加上各方社区代表和专家的意见,共同生成了一套社区保护地的互评标准,这将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社区保护地进入ICCA提供同行评审的标准借鉴。(完)

(杜潇潇)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