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参军入伍,1984年退役,到安宁区西路街道报到,当了一名不起眼的一般干部。

说唐增寿是一名孝子,他的战友,没有一个人会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安宁区对口帮扶礼县,唐增寿广泛发动委员们捐助扶贫资金,募集到20余万元,赴礼县开办了7个爱心超市,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平台。

1979年参军入伍,1984年退役,到安宁区西路街道报到,当了一名不起眼的一般干部。

来源:兰州日报 2019-12-03 09: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说唐增寿是一名孝子,他的战友,没有一个人会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在退役军人吃香的那时候,唐增寿的机会不比谁差,就凭他在部队时的出色表现,回到地方许多单位抢着提档案呢。

唐增寿哪里也不去,就要回到安宁,守在母亲身边。他说,他的初心使命,就是操心老母亲安度晚年。悉心照顾母亲10余年,他为老人家养老送终,没有留下情感遗憾。

是金子总会发光。在西路街道,唐增寿这名一般干部,工作不赖,升迁为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的活计干得出色,再升迁为街道办副主任,继而街道党工委纪委书记、副书记、街道办主任。按他的话说,西路街道所有岗位,他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一步都没有跨越,一步都没有落下。

他是单位的老好人,更是同事眼中的好榜样。2003年10月,他履新安宁区环卫局局长。这一年,他和他的同事们,从挽起裤腿趟泥水开始,最终充实90多辆机械化作业车辆设备队伍,促使辖区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率达到40%以上。安宁区环卫局由此成为一支全省闻名的环卫队伍,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唐增寿个人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他荣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这时候,他的初心使命是为职工谋福利。当时,安宁区环卫局临时工占到90%,却长期同工不同酬,唐增寿主持开职代会,通过反复酝酿讨论,最终决定:除基本工资外,待遇拉平,无论是劳保福利还是高温补贴,一视同仁。还为职工积极办理养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促使安宁区环卫局成为全市首家完成环卫合同制工人“三金”购买的单位。

2014年,唐增寿被选举为安宁区政协副主席,目前,担任安宁区政协常务副主席,今年59岁,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临退休,爱干些发挥余热的事。北环路报恩寺的北山坡上,有一片安宁区政协委员林。连年来,他好像成了这片林地的“承包人”,发动安宁区经济界别委员捐款捐树,每年新栽、补植景观苗木,让这片林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安宁区对口帮扶礼县,唐增寿广泛发动委员们捐助扶贫资金,募集到20余万元,赴礼县开办了7个爱心超市,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平台。为了收集金点子,他热心筹备安宁区“政协委员议事厅”,尝试建立“委员之家”,获得了辖区各界的积极响应。他说,我的初心使命很简单,快退休了,尽量发挥余热,干几件惠及老百姓的事情。

他是这样说的,就是这样做的。他的扶贫帮扶对象楚卫强一家人,老母亲80多岁,老伴体弱多病,小孩正在上学,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唐增寿有事没事走进这个家庭,四处打听治疗楚卫强老伴疾病的良方,时不时给这位病人垫付一点药钱。

他说:“自掏腰包,鼓励鼓励这一家人走出阴霾,给多了,我也没钱。”这位和蔼的老头不摆架子,言谈直爽。楚卫强说:“钱给多少是个底?唐主席给我们一家人鼓的劲大,没有他,我的老伴一蹶不起,我的这个家就散了。”他的老伴说:“唐主席托人,让我到处治病,我要是躺下,都对不起他的一张笑脸。”她说,我现在心里没负担,就跟没事人一样,生活完全自理,好让“掌柜的”放心出门上班,撑起来我的家。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安希荣

柴希中

张旭永

本期编辑丨石雨涵 李雪岚 王 璇

值班编辑丨张润山

值班总编丨肖兴吉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