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主题教育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注重先学先查“改”、问需于民“改”、建立机制“改”、巩固成果“改”,切实让群众切身感受主题教育实际成效。
先学先查,从开始就改。针对先学先查发现的干部作风“疲牛虚”、交通场站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备、人流密集区停车难等10个方面突出问题,细化整治方案,建立“周报告、旬督查、月通报”落实机制,从一开始就改起来,完成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路面维修21.6万平方米,更换破损道砖24万平方米,增设停车泊位6.5万个,规范整治机动车停车场80余个,改造老旧小区供热1100万平米,改造升级集贸市场25家,公立幼儿园入园率提高15.61个百分点,成功化解了长达10年之久的尚东帝景房地产烂尾项目等信访积案,一批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得到解决,让群众一开始就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变化。
开门问需,找准问题改。聚焦群众所需所盼、所急所忧,开门查摆抓整改,对症开药解难题。各级党组织通过意见征集信箱、官方微博、网络留言等方式全方位向群众问意见、让群众提要求,市委常委会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建立问题清单130条,已制定整改措施135条,各级领导班子建立问题清单1836条,已制定整改措施2047条。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六不两深入”要求,上下沉到基层摸民情、找思路,共开展调研1729次,撰写调研报告196篇。兴庆区开展“三访三问解三事”,通过访千家万户问民情,解群众烦心事;访生产一线问需求解企业忧心事;访乡镇街道问困难,解基层闹心事。市交通运输局邀请客运、货运、驾驶员培训、出租车等行业代表召开座谈会,共同把脉规范网约车等,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市商务局通过调研发现良田镇及植物园村农产品种植结构单一、销路不畅等问题,积极对接零售企业上门收购,对接物流电商平台线上流通,促进贫困群众收入增长。全市上下通过开门搞教育,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摸清实情、打出实招,把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解决到心坎上。
动真碰硬,建立机制改。针对中央和自治区、银川市确定的12项专项整治,逐一制定细化方案,建立“四个一”推进落实工作机制:牵头单位每周现场办公1次,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每周召开1次工作联席会,沟通进展、分析问题、协调落实;市委专项整治督导组每半月召开1次推进会,掌握进展,梳理问题;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向市委主题领导小组专题汇报1次整治工作情况,通报进展情况,不定期约谈责任单位,以务实机制推动专项整治落到实处。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01个,党纪政务处分57人,问责142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6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2件39人,问责35件37人;停业整顿娱乐服务场所217家、查处各类黄赌案件737起,打击涉案人员2679人次,打掉“保护伞”58人、涉黑涉恶腐败18人、查处推动工作不力16人、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84人、其他违纪行为59人;整顿58个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清理不称职、不合格村(社区)“两委”成员85名,同步调整配强83名。通过部门联动、集中力量,压紧压实责任,12项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巩固成果,着眼长久立。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从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看病、上学、住房、养老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入手,一件件梳理、一条条研究,从群众普遍关注、反复出现的问题背后查找制度机制弊端,坚持标本兼治,研究制定《银川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关于建立“散乱污”企业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273个,深化审批服务改革,推行全程互联网+办理、证书免费邮寄等业务,实现不动产抵押贷款等群众办事“零跑路”,群众办事“只跑一窗、一次办好”。通过建章立制、深化改革,巩固主题教育整改成果,让群众满意成为新常态。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