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点赞日照:大力实施造林治水工程,绘就乡村振兴绿图

10月14日,《经济日报》以《山东日照大力实施造林治水工程积极探索生态旅游模式——绘就乡村振兴绿图》点赞实施造林治水工程积极探索生态旅游模式。”  曾经的陈疃镇,石材开采业一“石”独大,每年数百万元的财政收入换来的却是山体满目疮痍、乡村灰头土脸。

《经济日报》点赞日照:大力实施造林治水工程,绘就乡村振兴绿图

来源: 经济日报
2019-10-14 07: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14日,《经济日报》以《山东日照大力实施造林治水工程积极探索生态旅游模式——绘就乡村振兴绿图》点赞实施造林治水工程积极探索生态旅游模式。

全文如下:

今年中秋节,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的蓝莓月饼很畅销,每天近8万元的销售额,让返乡创办蓝莓食品加工公司的许家金忙得不亦乐乎。蓝莓种植大户潘杰也与记者分享了他丰收的喜悦:“今年蓝莓正好进入盛果期,可实现净收入40余万元。”

曾经的陈疃镇,石材开采业一“石”独大,每年数百万元的财政收入换来的却是山体满目疮痍、乡村灰头土脸。2013年,陈疃镇关停159家石材加工厂,由“灰”转“蓝”,一跃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蓝莓生产基地。去年,全镇蓝莓鲜果产值达3.6亿元,带动农民增收3800余万元,村集体年均增收740余万元。这正是日照将“绿水青山”颜值和“金山银山”产值有机融合的生动写照。

从2015年开始,日照按照林水共治、陆海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持续开展林水会战,启动实施了造林治水“双十工程”和“五大碧海行动”,造林60万亩、整治河道800多公里、退渔还海1450亩、修复岸线10.4公里,一幅幅青山滴翠、绿水绕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在日照大地绘就,为乡村振兴积蓄了强大“绿能”。

“农村生态环境好了,土地上才会长出‘金元宝’,田园风光、湖光山色才会成为‘聚宝盆’。我们以生态产业打开致富惠民之门,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日照市委书记齐家滨说。近年来,日照做活“生态+”文章,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医疗康养、体育休闲等新业态,打造“美丽经济”强引擎。五莲县发力“生态+体育”,打造了青山太极、黑虎狩猎、登山健身等品牌赛事;莒县发力花卉产业,深度开发鲜切花、玫瑰干花、玫瑰茶等系列产品,让玫瑰花成了群众致富的“摇钱树”。

山上绿树成荫,山间流水淙淙。去年,颇具乡间野趣的五莲县松柏镇白庙河更名为凤凰溪,“土鸡变凤凰”的底气来自于当地投资120万元的整治提升工程,使这条“脏乱差”的村前河实现“凤凰涅槃”,让这里成为乡村旅游的“打卡点”。松柏镇去年接待游客110万余人次,旅游收入7800余万元,人均增收5500元以上。

在乡村振兴中,日照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好做法延伸到街道和乡镇,积极探索建立全域统筹、责任成链、精准考核、长效管理的城镇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走出一条全域化、城镇精细化管理的新路子,在促进城乡融合的同时,不断提升乡村管理水平。昔日环境恶劣的五莲县,依托绿色生态这一优势,破题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资200亿元,打造61个旅游项目。在这里,“叶子”变成了“票子”,旅游消费总额、直接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跨入山东省旅游强县和乡村游示范县行列,被确定为全省全域化旅游改革试点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目前,日照市已精心打造精品乡村文化、采摘旅游区20个,去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举办体育赛事,形成了“春打太极拳、夏开水运会、秋跑马拉松、冬办体操节、四季打网球、全年下围棋”的赛事格局。同时,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走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目前,全市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商标名牌达80多个,特色种植业面积突破150万亩,农业新型经营主体9200余家。日照绿茶发展到30万亩,名列2018年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绿茶行业第7位。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