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山东这个青年从轮椅上“走”出脱贫路

日前,在山东济宁市鱼台县王庙镇小乡村的一处小卖部里,刘新利和女儿彤彤不时放下手中的草编,为前来买东西的村民们挑选商品,很是利索。刘新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小卖部每年大约收入6000元,2018年做草编产品年收入约3500元,再加上残疾人补贴、水稻田的收入,家庭年收入约2万元,一家三口逐步实现脱贫。

高位截瘫!山东这个青年从轮椅上“走”出脱贫路

来源:新华社 2019-10-10 07: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日前,在山东济宁市鱼台县王庙镇小乡村的一处小卖部里,刘新利和女儿彤彤不时放下手中的草编,为前来买东西的村民们挑选商品,很是利索。

小卖部玻璃门上贴着“残疾人自主创业示范户”。33岁的店主刘新利是高位截瘫、腰部以下没有知觉的残疾人,只能依靠轮椅活动。

“别看我下半身动不了,但我的臂膀还是很有力量的。”刘新利笑着对记者说,2014年,自己曾作为轮椅击剑运动员参加山东省残运会,拿下过轮椅佩剑、轮椅花剑等项目的4枚金牌。

小时候,刘新利练过一段时间武术,本以为会在学武的道路上走下去,但11岁那年遭遇一场车祸,让整个人生轨迹发生根本转变。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刘新利不想见陌生人;随着年龄增长,婚后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对生活感到心灰意冷。

直到2013年5月,当地残联选拔她参加山东省残运会的集训,她才在集训、比赛中逐渐走出心理阴影。刘新利说,她先试训了游泳项目,由于身上有褥疮、经不起水中浸泡,只能放弃,改练轮椅击剑。

穿上20斤重的特制金属击剑服,再戴上5斤重的特制头盔,爬上1米多高的比赛轮椅,舞动着寒光闪闪的佩剑……刘新利每天拼尽全力训练。尽管褥疮时常发作,但在教练和残联工作人员的照顾下,她咬牙坚持了下来,“就是想努力一把,证明自己还行。”

“拿下省残运会首金是最令我激动的事情。”刘新利说,备战训练和比赛拼搏的那段经历,让自己更加自立。慢慢地,不用他人帮助就能挪到轮椅上,臂力明显增加,这是她之前无法单独完成的。

在刘新利家的小卖部,当初选拔刘新利参加残运会的鱼台县残联理事长刘晓娟介绍,残运会结束后,挂上金牌的刘新利对生活充满希望,一直琢磨怎样摆脱贫困。

“考虑到她行动不便,我们联系了多个部门,帮她弄起了这间小卖部。”刘晓娟说,县残联帮她申请了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资金,县档案局拿出淘汰的旧档案架作为货架……小卖部开起来后,县残联组织当地企业开展草编工艺培训,刘新利又积极报名参加了首期培训班。

刘新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小卖部每年大约收入6000元,2018年做草编产品年收入约3500元,再加上残疾人补贴、水稻田的收入,家庭年收入约2万元,一家三口逐步实现脱贫。

“如今,我找到了自信。国家的扶贫政策,给了我经营美好生活的底气,我一定能靠自己的双手稳定脱贫。”捧着记载拼搏荣光、领取闪亮金牌时的照片,刘新利说,女儿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希望女儿努力读书,将来考上一所好大学。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