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市口至天桥段御道明天亮相 恢复明清风貌

珠市口至天桥,一条御道将在明天铺装完成,再现明清时期中轴线南段的风貌。按照规划,南中轴路珠市口至天桥段,御道两边建设2米宽的绿化带,绿化带外东西两侧分别是7米宽和12米宽的机动车道,以及3米宽的人行道。

珠市口至天桥段御道明天亮相 恢复明清风貌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19-08-30 12: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珠市口至天桥,一条御道将在明天铺装完成,再现明清时期中轴线南段的风貌。北京青年报记者8月30日从施工方北京市政路桥养护集团市政工程一处获悉,南中轴路珠市口至天桥段的道路大修改造工程将在9月10日前全部竣工。

作为《北京中轴线保护规划》的重点路段,南中轴路从前门向南经天桥、永定门,最终到达三营门。2004年,南中轴路作为市政道路建成通车,至今已使用了15年。此次珠市口至天桥的道路大修改造工程起点为永安路路口,终点在珠市口大街路口,规划为城市主干路,全长约524米。

“我们在改造中恢复了珠市口至天桥段的御道,优化中轴线南段的步行体验。” 市政路桥养护集团市政工程一处项目经理蒋演介绍,由于这条道路是明清皇帝驾临天坛祭天,或到先农扶犁的必经之路,因此被称为“御道”。清雍正七年(1730年),为了方便皇帝前往天坛和先农坛,还专门修了一条石砌的御路。

北青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御道铺设已完成90%,施工人员正在抓紧合拢最后3米的御道,明天这段复建的御道将亮相,分别与永定门御道和前门大街御道相连。蒋演表示,御道的铺装完全遵循史料,石材也与明清时期一样。9米宽的御道中间是青白石,两侧为青白条石和花岗岩斜墁,就连花岗岩斜墁上面的人工刷道也是按传统工艺凿刻的。

据介绍,御道中间的青白石,每块重量达到1.8吨。由于青白石为弧形曲面,铺装时采用汽车吊装、多点真空吸盘配合人工砌筑进行,在吊装青白石时还要用吊装带兜住石材进行二次防护,每天最多只能砌筑260平方米。

按照规划,南中轴路珠市口至天桥段,御道两边建设2米宽的绿化带,绿化带外东西两侧分别是7米宽和12米宽的机动车道,以及3米宽的人行道。为方便游客和居民进出御道,永安路口、鹞儿胡同和珠市口大街南侧共设置三处过街通道。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随着御道铺装完成,接下来将对御道两侧进行绿化,并对机动车道进行沥青铺装,9月10日前,珠市口至天桥的道路大修改造工程将全部竣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天际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李天际)

1 2 3 下一页   >>|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