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集团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与合作。”8月28日,金川集团镍钴研究设计院市场经营部经理黄晓元介绍,目前,金川集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质勘探与找矿技术、资源评价与尽职调查技术、红土镍矿冶炼技术、炉窑开产试生产技术等,正不断走出国门,在非洲赞比亚、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国广泛运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在闪速熔炼炉车间,2名工作人员正在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调控整个生产线。
从1959年到2019年,历经60年历史,一代代建设者扎根戈壁,相聚金昌,一路风尘,自强不息,成就了中国镍钴工业的骄傲和荣光。如今,金川集团成为一家初步实现资源全球配置、资产和业务全球分布的跨国经营集团。
“目前,集团已构建以大澳区、欧非区、美洲区、中亚区为重点的资源战略布局。”黄晓元说,当前,金川集团已形成以金川本部采选冶和精深加工基地、兰州金川科技园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广西防城港外部原料加工基地、南部非洲和东南亚等资源保障基地为支撑优化“金川-境内-海外”经营布局。
镍冶炼厂闪速炉自动化生产线
除了国内国际市场不断叫好的口碑,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升,也为金川集团的发展带来了蓬勃活力。
在该集团镍闪速熔炼炉车间、选矿厂、矿区采矿点等生产建设一线,与大型机械为伴的,是该集团数字化转型浪潮实施后正式上线的智能化操作系统,只有几名工作人员在电脑显示屏上轻点鼠标,就可以“玩转”整个庞大的机器工作面。
金川集团镍冶炼厂闪速炉车间党支部书记杨贵严有着十多年的一线工作经历,也亲眼见证了整个工作面上突飞猛进的技术革新。“现在便捷得很,从上料的每一个过程都实现了网络视频监控,通过手机APP,都可以随时管控整个系统。”杨贵严说,集团建立起的这个视频专有云,使所有的厂矿车间、包括井下信号,都呈现在云端,任何一个控制室、调度室,都可以随时看到,这一数据的打通,给集团车间、班组的生产工艺管理,设备安全管理,减员降成本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在选矿车间,所有自产矿石都要采用选矿技术将金属从脉石中“拿”出来,去粗取精。
而这一改变,得益于金川集团实施的“五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建设。据金川集团信息与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殷志涛介绍,如今,从采矿、选矿、火法、湿法冶金、化工、动力到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自动化技术应用与主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目前各生产流程的基础自动化配置完整,大部分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自动化技术的大量应用,最显著的成效,是助力集团公司从20年前的2万多名职工,年营业收入几十亿元,到现在的3万余名职工,年营业收入过2000亿元。”殷志涛说,目前,金川集团正在实施着各种基础自动化应用、机器人技术、生产数据的整合治理、视频智能图像识别、智能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冶金炉窑和选矿优化控制等,从自动化应用水平的提升、信息化数据平台的整合应用,到智能化APP系统开发应用等诸多方面,都在分层级、分阶段地协同推进、持续创新,有效地促进了产能扩充、产业链延伸、工艺指标、劳动效率和安全管控水平的不断提升。
金川集团三矿区提升机操作人员正在工作中
据悉,专业技术的深度创新和应用,也使金川集团获得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全国质量奖,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被列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国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宣传教育基地。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金昌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