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博物馆解放天性?找错地方了!

近日,一张广东省博物馆观众留言本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如今,权利意识高涨,规则意识与边界精神却“慢了一拍”;这样的“文明剪刀差”,让不少失范行为在公共空间上演。一些家长将博物馆当成“到此一游”的旅游景点,缺乏对历史的敬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

让孩子在博物馆解放天性?找错地方了!

来源:
2019-08-07 13: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让孩子在博物馆解放天性?找错地方了!

近日,一张广东省博物馆观众留言本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在留言本上质疑博物馆工作人员“管得好多啊”,质问:“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又怎么了……”对此,广东省博物馆回应,“在博物馆遵循相关的礼仪规范,也是对他人的尊重。”(8月5日《广州日报》)

带孩子去博物馆,成为不少家长暑假的消遣之一。博物馆作为一个开放、流动、共享的公共空间,“笑迎天下客”;然而,一些观众没有基本的礼仪规范,让原本应该安静、秩序井然的博物馆,变得人声鼎沸,热闹喧嚣。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有人对博物馆缺乏礼仪规范不满意,认为“就像在逛农贸市场”;有人则觉得博物馆工作人员“管得宽”,应该让孩子们释放天性……高涨的文化激情,让博物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但一些观众身体进入了博物馆,却尚未具备与之匹配的“博物馆文明”。

孩子们需要释放天性,但博物馆不是大自然,不是私人空间。放纵孩子们在博物馆任性而为,不仅会影响公共秩序、干扰其他观众,也失去了一次对孩子们进行规则与文明训练的契机。有言道,一个人举手投足所彰显出来的习惯、态度、审美、文明素养、文化品位与格调,折射出他所拥有的文化资本的厚薄。孩子们在博物馆的角色扮演,也体现出他们的教养以及精神世界的成色。

如今,权利意识高涨,规则意识与边界精神却“慢了一拍”;这样的“文明剪刀差”,让不少失范行为在公共空间上演。许多父母缺乏对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不该管制的地方习惯“替孩子做主”,该约束的地方却放任不管,父母之爱一旦没有底线与节制,终会给孩子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带来负面效应。

一些家长将博物馆当成“到此一游”的旅游景点,缺乏对历史的敬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博物馆不让孩子跑跳”并非权利束缚和尊严损伤,而是对公共空间礼仪与规范的守卫;只有每一位参观者包括孩子都做到了,博物馆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杨朝清

(杨朝清)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