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的十二时辰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我到高排乡山口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已经两年了。在这两年里,山口村发生了许多变化,交通更便利了,环境变更整洁了,产业发展越来越红火了,全村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驻村第一书记的十二时辰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8-07 08: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我到高排乡山口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已经两年了。在这两年里,山口村发生了许多变化,交通更便利了,环境变更整洁了,产业发展越来越红火了,全村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在难忘的驻村岁月中,我深入到基层一线,深入到农户家中,同他们打交道、做朋友;我与乡村干部、帮扶干部朝夕相处,共同奋斗,致力于全村脱贫致富的伟大事业;我不分昼夜,无惧寒暑,行进在精准扶贫的征途中,田间地头留下我的串串脚印,乡间小道留下了我的忙碌身影。我只争朝夕,“积小胜为大胜”,认真过好驻村期间的每一个十二时辰。

行走在扶贫路上

辰时(07点-09点) 产业喜结丰收果

钟吉有在饲养家禽

酷暑时节家禽养殖一定做好防暑和卫生防疫工作,去年的惨痛教训,让贫困户钟吉有印象深刻。钟吉有家住山口村下坝仔小组,自去年起,他听说了产业扶贫的相关政策,毅然回到村里,一门心思养起了家禽。他着手搭建了简易鸭棚,大量进购鸭苗,接连养殖了1060羽家禽。然而,因为养殖经验缺乏,养殖设施较为简陋,防疫工作未到位,他遭受了一些经济损失。

我了解情况后,主动为他加油打气,鼓励他坚定信心,并推荐他参加养殖技能培训。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乡农技人员现场指导,钟吉有不仅重拾了养殖家禽的信心,而且渐渐积累了养殖经验。今年他又继续发展家禽养殖,先后共养殖家禽1500多羽,其中近1300羽已成功卖出。钟吉有还进行着改良家禽饲料的试验。原本他所用的家禽饲料比较单一,主要靠玉米籽。今年在挂村县领导张彬的关心下,他种植了1亩产量较高的杂交构树,并准备加工成饲料。另外他还培育了一些菊苣作为辅助饲料。

来到钟吉有家,他一刻都不得闲,正专心致志地饲养家禽。他说,家禽养殖需要时间,也要技巧。今后要花更多时间在家禽管理上,努力提高家禽的存活率,同时还要尝试用更多的方法进行养殖。他信心满满,相信自己今年养殖的家禽肯定能卖到好价钱。

午时(11点-13点) 文教涓流成江海

走进廖庆桃家,饭厅墙上贴满了他子女的奖状。廖庆桃是莲塘小组的贫困户,早年因务工时右手不幸被搅拌机卷入截断,落下了肢体三级残疾。面对突遭的变故,他没有因此失去生活的信心,他同妻子一边发展产业,一边抚养膝下4个孩子。夫妻俩一直抱定着“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上学”的理念,每次看到墙上的奖状,夫妻俩脸上总充满着自豪的神情,他们尤其为女儿廖婷的学业成绩感到欣慰。如今廖婷已经上七年级,在高排初中就读。廖庆桃说,女儿的学习从不用自己操心,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能辅导孩子功课。可是孩子很自觉,也很爱看书,成绩经常在班上排前几名。我默默地记下了这个生活细节,决心在适当时候送一个小礼物给他。

我(上图左二)与廖庆桃一家的合影

中午廖庆桃夫妇结束了上午的田间劳作,回到家中吃午餐。我决定这时上门送个小礼物给他们。他们见我来了,忙放下碗筷,沏茶招待我。我一边核对今年教育扶贫补助到账情况,一边忙将礼物递上。这个小礼物不是其他什么,而是一套《四大名著》。我送这套名著给孩子,希望对孩子的阅读有所帮助。书虽然不贵,但是却代表着我的心意。这着实让廖庆桃夫妇感动。略感遗憾的是,因为廖婷是寄宿生,平时不在家,我未能亲手将书送到她手上,但是想到孩子读书津津有味的样子,心里还是甜甜的。

离开廖庆桃家,门外依然烈日炎炎,但心里却感觉异常舒畅。教育扶贫不就是从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点滴做起吗?

申时(15点-17点) 清洁环境助脱贫

为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和村庄美观,我和驻村队员、村干部等商量后,决定在下午3点之后到大迳小组开展清洁环境工作。我们身穿红马甲,挨家挨户向村民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和引导村民带头清洁家庭卫生,共同呵护清爽舒适的人居环境。

为形成较好的示范效应,我们还在廖庆远家进行一次集中环境整治。廖庆远今年83岁,与80岁的老伴汪玉兰共同生活。去年廖庆远在山上干农活时不幸摔伤,导致右腿骨折。

后虽经医治,仍然行动不便。看到老人门口堆满柴火,影响老人进出,我们赶紧行动起来,帮忙归置整齐。清理后的门口不再拥挤,变得干净、清爽,解决了老人的实际难题,也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此时,回看大家后背的红马甲,早已被汗水淋湿,可大家却开心笑了。

帮助廖庆远老人清理门口的柴草

戌时(19点-21点) 山村夜话“拔穷根”

入夜,正是村民饭后纳凉的时间。考虑到这时大家都在家,我决定召集马脑湖小组的村民开一个户长会。

会场设在一个村民家中大厅。7点前后,马脑湖小组的村民听闻消息后,纷纷到会,他们想听一听我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到底要讲些什么。待大家坐定后,我开始切入到这次会议的主题——精准扶贫。我从缘由开始讲,从国家讲到乡村,又结合驻村工作队的日常工作谈到精准扶贫的政策和这几年的村庄变化。大家听得很认真,整个大厅里回荡着我那略显生涩又洪亮的声音。短暂的讲话结束后,我让村民们畅所欲言。不少村民谈了自己对政策的认识,讲述了当前水利设施维护方面的困难。我对他们的困惑做了解答,也回应了他们的一些民生诉求。会议结束前,我告诫大家,我们不能固守“等靠要”的落后思想,美好生活要靠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希望大家倍加珍惜现在的好政策,做好自己的事情。

马脑湖小组户长会

整个户长会,气氛热烈,在村民的大厅里,你一言我一语,我们就这样交谈着,不知不觉间已经过了两小时,我近距离了解了他们的真实想法,也聆听了村民对我们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他们簇拥着驻村干部,久久不愿散去。

亥时(21点-23点) 时不我待犹未尽

村委会周遭渐渐暗淡,归入宁谧,精准扶贫室却依然灯火通明。我还要继续完成一天的收尾工作:整理归档今天的扶贫资料,核对明天需上交的表册信息,反思总结当天工作,拟定明天的计划安排。

在紧张忙碌的一天将要结束之时,我又陷入到乡村发展路径的深深思索之中。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正把振兴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准备行囊,养精蓄锐,我们又在崭新的起点继续前进。我时刻提醒着自己,时不我待,毋忘了初心和使命。(会昌县委党校 赖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