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绘新景-看江西上犹县绿色“蝶变”

绿水青山绘新景-看江西上犹县绿色“蝶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7-11 21: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活动启动仪式。摄影:乔宇昊

中国日报网江西7月11日电(乔宇昊)今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重庆、湖北、上海、江西等四省市党委网信办和中国经济网承办的“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长江之变”网络主题活动在江西赣州启动。

网络媒体行的记者们来到“中国名茶之乡”——上犹县梅水乡园村犹江绿月茶园山顶,举目望去,但见浓郁客家风格的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茶园里一畦畦如玉带的茶树煞是好看……

迷人的茶乡茶韵激活了农村经济,也带动了当地困难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在井头组,贫困户吉发育正在一行行茶树旁扦插茶苗。他一边干活,一边说:“我家的2亩田都种上了茶叶,每亩每年仅鲜叶收入就有4000多元。”

当地村民采茶。摄影:乔宇昊

看着满眼翠绿的茶树,令他高兴的还远不止这些。吉发育坦言,在茶叶种植初期,大家都很彷徨,就怕自己的那点血汗钱投进去了收不回来,也怕自己的“命根子”一亩三分地,一旦种上茶树就难复垦。为打消村民顾虑,犹江绿月公司头两年以每亩每年400斤稻谷的租金租赁农民农田,并免费提供茶苗。农民负责管理好茶树,采摘的鲜叶,犹江绿月公司以市场价全部收购。

不用投入,还有土地租金和收成。于是,村民纷纷把山当田来耕、把茶当稻来种。“我们都这把年纪了,外出打工没人要,现在在家门口发展产业,工作自由,收入又有保障,我们很满足。”吉发育说。目前园村有农户912户、3629人,村里山上、农田、荒地里都种茶,全村连片种植茶叶面积5600余亩,茶叶在农民的眼里就是“金叶”,全村近两年就有100多人脱贫致富。

伴着清幽古典的音乐,来到犹江绿月公司的“茗香阁”茶室,见一位身着素雅裙服的茶艺师正在表演茶艺,三五成群的游客一边品茶、一边欣赏,不时拿起手机拍照留念。茶艺师叫钟秀华,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她父母都已60多岁,弟弟先天智力障碍,常年需要家人照顾。从小在茶乡长大的她,对茶文化及茶艺有着深刻的感情。在公司帮助下,钟秀华参加数月培训后,成长为一名茶艺师。“像这样的茶艺表演,人多时一天要表演两三场,要是在旺季一天要接待一两百名游客。”如今,钟秀华每月工资有2000多元。

当地村民采茶。摄影:乔宇昊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利益链接是助民致富的关键。山清水秀、风光迤逦的上犹县,具有悠久的制茶历史,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明朝,该县五指峰乡出产的“上洞茶”和平富乡出产的“上寨茶”就列为贡品。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近11万亩,茶叶产量2300吨。

立足产业基础,该县在推进落实“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种养产业扶贫行动中,创新机制,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产业大户链接贫困户的有效机制,增强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吸纳贫困户力度,力促“小生产”融入“大市场”,有效链接和带动大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发展产业中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妮思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