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享、共创未来 ——敦煌(DH2019)文化遗产数字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学术年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

全球共享、共创未来 ——敦煌(DH2019)文化遗产数字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学术年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7-05 14: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敦煌(DH2019)文化遗产数字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学术年会”于2019年7月4日-8日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文化遗产数字化及数字人文研究”。

“敦煌(DH2019)文化遗产数字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学术年会”会议现场

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趋势的日益加剧,文化遗产领域的数字化工作也在加速推进。由此产生的海量文化遗产数字资源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研究场景和研究课题,也推动着人文社科研究向纵深和更广泛的领域发展。同时,数据资源的积累也促进了数据驱动(Data-driven)研究范式的兴起,要求数字人文研究必须重视数据资源建设和富语义数据驱动研究。如何借助智能技术提升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广度、精度和速度,提升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智慧化水平,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理论和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创新,已成为目前文化遗产界和数字人文研究领域共同关心的话题。

本次会议邀请到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地区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技术、档案管理、图书情报等相关领域最顶级的专家学者共计240余人,大家齐聚文化遗产圣地——敦煌莫高窟,以期共同探讨和分享数字人文研究领域最新的技术、理念和研究成果。

“敦煌(DH2019)文化遗产数字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学术年会”开幕式

会议主要围绕以下7个方面的论题展开讨论交流:文化遗产数字化理论、方法与技术;面向数字人文的信息组织与知识组织;基于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数字人文研究;人文社科智慧数据建设与管理;文化遗产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文化遗产领域的关联数据发布;文化遗产大数据语义表示、语义增强、数据模型等;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开放获取与长期保存等。

2019年7月4日上午,在敦煌研究院大报告厅举行了盛大的会议开幕仪式。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在致辞中讲到,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为大家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和分享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及数字人文领域最新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也为数字敦煌项目的继续开展提供好的思路和借鉴。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开幕式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教育与研究分委会负责人Lothar Jordan先生分享了他此次第一次来到敦煌的感受,在过去两天举办的“数字人文”研习营中逐渐了解了敦煌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和敦煌研究院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并深深为之吸引和感动。他简要介绍了“世界记忆”项目的概况和发展历程,认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应该包括遗址、石窟、文献、图片、可视化的电影等各个方面,数字化为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分享文化遗产提供了便利,在这一方面,敦煌研究院做出了很好的典范。敦煌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敦煌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敦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又为探索未来数字人文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此次在敦煌举办的盛会,为世界数字人文领域分享各自的经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教育与研究分委会负责人Lothar Jordan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冯惠玲在致辞中提到会议筹办期间因为报名人数暴增远远超出预期而不得不提前关闭报名通道,充分说明大家对数字人文领域的兴趣和未来国际发展的趋势。作为国际档案理事会的一员,她说,国际档案理事会的会标寓意一面向着过去一面向着未来,也是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所以参会的人都会意识到珍视历史的重要性,并怀着将其传承至未来的美好愿望。这也就是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的根本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冯惠玲致辞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馆长周欣平曾多次主持和参与数字敦煌项目的工作,他在致辞中强调了敦煌研究院在目前全球文化遗产数字化潮流中所担负的使命和已经做出的巨大贡献。数字敦煌项目是一个宏大而富有前瞻性的项目,采用了世界上先进的数据采集、图像处理、虚拟现实等多种数字技术,并取得了令人称颂的成绩。数字敦煌所承载的数据量已经超过了数百个TB的当量,而且牵涉到多功能、结构性的海量数据,其复杂性和完整性是同类项目中所罕见的,除此之外,数字敦煌也吸引了众多的国际研究团队来这里共同探讨,不愧是世界级的数字人文项目的典范。在敦煌召开数字人文的国际研讨会,不仅能看到目前数字人文领域的最新理念,还可以置身于数字敦煌这个巨大的数字人文项目之中一探究竟、开拓思路,这将是一次数字人文的精神盛宴。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馆长周欣平致辞

同方知网作为目前最大的中文学术文库已经成为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信息平台,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宏伟首先强调了人文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数字人文是一种人文创新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兴研究范式。知识的创新又需要建立在庞大的数据量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整合和分析,还需要各个文化知识领域的通力合作,此次数字人文国际交流盛会可以说恰逢其时。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宏伟致辞  摄影: 余生吉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