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李白!济宁城中诗仙印迹至今仍在

唐朝诗人李白才华横溢,一生仗剑天涯,豪情万丈。回到济宁后,李白杜甫二人曾与当时任城的许主簿一起泛舟古南池,饮酒作诗,欢乐不已。

寻找李白!济宁城中诗仙印迹至今仍在

来源:大众网济宁·海报新闻  2019-06-25 13: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宁6月21日讯(记者 蔡国建)唐朝诗人李白才华横溢,一生仗剑天涯,豪情万丈。他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36岁时来到济宁,寓居23年之久。

这时正是其生活阅历丰富、诗歌创作达到巅峰的时期。李白辉煌的诗歌成就,使济宁的历史文化积淀更加充实厚重。直到今天,济宁人民依旧怀念着一代诗仙的才华和诗情,济宁城内仍然可以寻觅到李白的印迹。

白楼远眺

太白楼

在历史的长河中,太白楼吸引无数英才豪杰登临,在此留下很多珍贵的文墨宝藏。它坐落于济宁市区古运河北岸,太白楼路中段路北。太白楼的前身为唐朝的酒楼,原始的酒楼坐落于古任城东门里,李白同家人迁居任城时,就住在酒楼前,酒楼因李白“常在酒楼日与同志荒宴”而得名。李白常于太白楼上饮酒赋诗、会朋别友,在此“仰天大笑出门去”,得到唐玄宗皇帝的征召,赐金放还后又归于此。

墨华泉碧

在太白楼东一千米左右,有个浣笔泉,是诗仙李白当年挥毫作诗的浣笔之处。相传,这里本来是很普通的一汪小泉水,因李白常常在此会友、作诗,写完诗后在此泉内清洗毛笔,泉水变得很有灵气,成为济宁古八景之一,被称为“墨华泉碧”。池旁有一幢明万历六年立的碑石,上有楷书“浣笔泉”,浣笔泉附近的道路也因李白而更名为浣笔泉路。

南池荷净

古南池

李白一生与杜甫四次相遇,三次见与济宁,别与兖州。回到济宁后,李白杜甫二人曾与当时任城的许主簿一起泛舟古南池,饮酒作诗,欢乐不已。“秋水通沟泊,城隅进小船。晚凉看洗马,森林乱鸣蝉。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杜甫的《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三人畅游古南池、把酒言欢的动态景观。古南池也因此成为济宁古八景之一,被称为“南池荷净”。

青莲胡同

李白,号青莲居士,取青莲之名,古任城东门里附近有一条巷子叫称作青莲胡同。青莲胡同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死胡同,长约30米,宽不过两米。

说到青莲胡同就要讲起以前老济宁的东方红电影院,在老济宁人的记忆中,东方红电影院的北墙有一条胡同就叫青莲胡同,东方红电影院拆除后,在原址上修建了现在的运河文化大厦。最原始的太白酒楼就在青莲胡同附近,现在青莲胡同的遗迹已经不在,无法考量具体位置。

融入李白元素的济宁城

  李白元素融入当今的济宁城

现在的济宁市区,有关李白文化的人文情愫可谓无处不在。太白茶馆、太白酒楼、太白金店、太白楼路、太白湖、青莲路、诗仙路等等体现李白文化元素的店铺和街道很多,这些商铺、酒肆从不同角度演绎着济宁人民对李白的厚爱,使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更加意蕴悠长。

(蔡国建)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