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把式”何以通过验收

“一件是荣洋公司弄虚作假套取土鸡项目财政扶贫资金问题,一件是九黎公司骗取贷款贴息问题。”  为确保正确履职,在严厉惩治的同时,两地纪检监察机关还突出问题导向,督促有关地方和主管部门健全制度、加强监管。

“假把式”何以通过验收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9-04-09 06: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几十亩茯苓种植园两端下了种,中间没下种,但仍进行提埂、盖膜、覆土伪装……原因何在?为的是骗取扶贫财政补贴。然而,这样的“假把式”竟然通过了验收。

日前,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委的一个工作组在龙射镇胜利社区复查去年已验收的茯苓种植项目,发现了弄虚作假行为。最终,该项目业主骗取的补贴款被追回,当时负责验收的干部也因把关不严受到处理。

自去年7月重庆市纪委监委督促武隆区、彭水县试点开展农业合作社、公司企业、家庭农场等社会经济组织骗取扶贫财政补贴问题专项治理以来,不少这样弄虚作假的伎俩被揭穿,一批党员干部受到处理。

问题:弄虚作假,“黑手”伸向扶贫财政补贴

在武隆区、彭水县试点开展社会经济组织骗取扶贫财政补贴问题专项治理的缘起,还要从重庆市纪委两年前收到的两件问题线索说起。

“一件是荣洋公司弄虚作假套取土鸡项目财政扶贫资金问题,一件是九黎公司骗取贷款贴息问题。”市纪委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相关负责人回忆,“收到相关举报后,市纪委立即要求武隆区、彭水县纪委展开调查。情况查清后,18名党员干部受到处理。”

荣洋公司注册地在武隆区,2014年,公司负责人冉某在实施“扶贫鸡”项目过程中借用他人养鸡场,通过伪造部分农户领取鸡苗签字表、虚开购买鸡苗发票及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方式应对验收,骗取项目补助50万元。

2015年,尝到甜头的冉某再次申报了“扶贫鸡”项目,按计划应向农户发放2.34万只鸡苗,实际只发放9000只。区扶贫办在研究兑现补助时,未严格执行“项目验收合格后才能兑现补助资金”的规定,足额拨付了25.21万元。

事情查明后,冉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刑。由于未认真履行扶贫资金监管职能、未严格执行产业扶贫补助政策等,区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分管副主任、产业科负责人分别受到党内警告、记过处分,另有4个单位10名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理。

与荣洋公司弄虚作假不同,彭水县九黎公司在填报民族文化旅游贷款贴息用途时,直接填写了“用于项目建设支出”。按政策,贴息不能用于项目建设支出。尽管如此,该项目却依然通过了层层审核。

在调查九黎公司问题时,调查组还发现2015年和2016年,彭水县山牧公司都以“购生猪”名义贷款。按规定,项目必须具有扶贫带动性才可获得贷款贴息。该公司直接找中间商收购,并未养殖生猪,未能有效带动扶贫脱贫,却依然获取了62.6万元扶贫贴息。

“他们能如此轻松获得贴息,根子在于个别党员干部不正确履责。”办案人员说,彭水县民宗委、扶贫办等5名党员干部因此被追责。

整治:主管部门自查自纠,纪检监察机关严肃问责

这两起问题查清后,重庆市纪委监委深入相关部门和地区进行了“解剖麻雀”式调研。调研发现,目前对社会经济组织的扶贫财政补贴采取“先建后补”,补贴种类繁多,在项目承建业主的确定、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等环节均存在廉政风险。以项目验收为例,由于一些工作人员不负责任、把关不严,导致有些弄虚作假行为未能及时发现,扶贫财政补贴被骗取。

这让重庆市纪委监委下定了督促有关地区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开展专项治理的决心。去年7月25日,该市在武隆区、彭水县试点开展专项治理,通过摸清底数、督促主动说清问题、抽查核实、严肃查处通报等,深挖社会经济组织骗补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比如,扶贫主管部门领导干部与社会经济组织相互勾结或假借社会经济组织名义,弄虚作假骗取扶贫资金问题;扶贫主管部门工作人员、镇村干部审核把关不严甚至吃拿卡要,协助或纵容社会经济组织弄虚作假骗取扶贫资金问题;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盲目决策,导致扶贫财政补贴项目明显不符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差问题,等等。

“具体落实上,我们始终把握‘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履行好监管职责,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举一反三、堵塞漏洞。”重庆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市、区(县)两级纪委监委的督促下,武隆区、彭水县党委政府及财政、扶贫等部门迅速行动,对2017年7月以来涉及社会经济组织的扶贫财政补贴政策、资金、项目进行拉网式清理,针对存在问题开展自查自纠。截至目前,两地共清理登记相关项目1301个,自查纠正整改项目44个,暂停兑付扶贫财政补贴120万元,8名党员干部主动向组织说清问题。

在此基础上,以清理出的项目为基数,两地纪委监委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查核实,着力查实项目资金使用和有关人员履职尽责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122件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已办结55件,立案4件7人,收回被骗取的补贴款347万元。

“从主管部门自查自纠到纪检监察机关抽查核实、严肃问责,再到督促建章立制,形成了一个治理闭环。”重庆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深化:督促加强监管,更好发挥扶贫财政补贴效用

“现在验收真严格了。”提及几月前的验收场景,武隆区勤者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蒋华勤依然记忆犹新。当天,验收组首先来到黄莺乡复兴村蔬菜种植大户廖登华的菜地测量种植面积。看到工作人员如此细致,蹲在旁边的蒋华勤犯起了嘀咕。

“真的需要这么严格吗?”

“必须如此,不达标不补贴。”

廖登华申报种植100亩蔬菜,经过测量实际种植105亩,符合要求。

随后验收组来到了蒋华勤的菜地。他面带愧色说:“不用量了,我申报种植120亩蔬菜,实际上只种了80来亩,面积没达标,我放弃补贴。”

为确保正确履职,在严厉惩治的同时,两地纪检监察机关还突出问题导向,督促有关地方和主管部门健全制度、加强监管。

去年,彭水县纪委监委在核查郁山镇青龙堡村党支部书记黄小江有关问题线索时,发现当地林业项目存在后期监管乏力的问题。去年年底,县监委向县林业局下发了监察建议书,要求针对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举一反三进行整改。

今年2月,武隆区在专项治理中发现渝东南黑山羊选育及杂交研究试验项目获得的补助资金和申报资金有出入。经查,该项补助范围是10至15万元,但评审通过后有人却获得19.8万元,区畜牧兽医局存在随意提高补助标准等问题。

武隆区纪委监委立即督促区畜牧兽医局进行整改。该局迅速行动,梳理社会经济组织在申报领取畜牧产业资金补助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项目申报、审批、组织实施、验收、管理等方面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治理要产生综合效应,必须找准问题的关键点、要害处,推动相关部门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武隆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重庆市纪委监委将结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总结两地试点经验做法,适时在全市范围内推开,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安全,更好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本报记者 乔子轩)

(乔子轩)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