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打造红色课堂 建好爱国教育主渠道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4月3日上午,河西区恩德里小学操场上传来了动感的音乐声,全校700多名学生集结在这里,一边做着校操,一边诵读着《少年中国说》。

天津:打造红色课堂 建好爱国教育主渠道

来源:天津日报 2019-04-08 07: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天津北方网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4月3日上午,河西区恩德里小学操场上传来了动感的音乐声,全校700多名学生集结在这里,一边做着校操,一边诵读着《少年中国说》。经过一个月的学习与练习,恩德里小学学生“爱国啦啦操”正式亮相。当现代的曲风、整齐的动作与经典的诵读融合在一起,整个校园都沉浸在了爱国主义的浓厚氛围中。“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也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校长韩洪涛说。

据了解,全市教育系统切实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以传承革命精神为核心,深入普及和强化革命传统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首位,打造红色课堂,建好爱国教育主渠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师生成长全过程。组织专门力量,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勉励广大师生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主要内容,修订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指导方案》,确保爱国主义主线贯穿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

据悉,全市教育系统还把爱国主义精神有机融入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纳入教育教学实践各环节,全方位、多渠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选修课程和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将国家安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纳入课程体系,增强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此外,我市还将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深入开展“弘扬爱国精神,奏响爱国三问时代强音”系列主题教育,深入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党史纪念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曲璐琳)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