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三代人深山义务守护85载

莫凡摄  关于承诺的具体情况,谢红军并不清楚,只是从父亲谢臣明口中得知一些。为了缅怀先烈、纪念自己当年未实现的红军梦,谢臣明还将儿子取名为谢红军、谢满军。1995年,父亲谢臣明去世,留下的唯一遗言就是,让子女一定要为无名红军烈士墓守墓。

铭记!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三代人深山义务守护85载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2019-04-05 15: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作者:莫凡刘联波 秦浩

清明前夕 阴雨蒙蒙

57岁的谢红军扛着锄头独自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目的地是离家约一公里的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

谢红军走在山路上。秦浩摄

墓里的人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他一无所知

但谢家三代已默默守护这座红军墓85载

个中缘由,只因谢红军爷爷的一句承诺

爷爷的承诺

谢红军一家三代守护的这座红军墓,位于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老山界景区内。

谢红军与无名红军烈士墓。秦浩摄

谢红军的家就在景区内的红军村。该村坐落在高山上的一块狭小坪地中,以前叫大坳村,人数最多时有二十多户人家,将近一百人,后因交通不便,村里的人慢慢迁出,现在整个村就只剩下谢红军一个人。

谢红军的弟弟妹妹也劝他搬到外面去,但他说:“我必须要信守承诺坚守在这里,直到我守不动的那一天,不然我不安心的。”

清明前夕,谢红军带着花去扫墓。莫凡摄

关于承诺的具体情况,谢红军并不清楚,只是从父亲谢臣明口中得知一些。

那是1934年的一天早上,爷爷谢忠芝打开房门时,看到一群头戴红五星帽的军人在门前路过。其中一位军人对谢忠芝说,“老乡你们不要怕,我们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刚打了仗,肚子又饿了,可以到你家里煮饭吃吗?”谢忠芝听到那句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便开门接纳了他们。

谢红军经常会为红军墓除草。秦浩摄

这支队伍临走时,将一位负重伤的战士托付给谢忠芝照顾,但因伤势较重,这名战士五天后便去世了,连姓名、年龄、来自哪里都没有留下。谢忠芝将这名红军烈士安葬在家对面的山头,每年清明节都带着儿子谢臣明去扫墓。

“爷爷觉得没有照顾好他,一直心怀愧疚。”谢红军说,爷爷去世时交代父亲谢臣明,他和后代一定要坚持为红军战士守墓。

父亲的遗愿

红军烈士墓距离谢红军家直线距离不到300米,但因为是山路,实际距离约一公里,耗时需近半小时。

谢红军的家。莫凡摄

墓地被一圈石头包围,唯一的标识只有墓碑上刻着的“无名红军烈士墓”,落款东安县人民政府于2015年4月5日立。四周竹林围绕,显得格外寂静。

谢红军说,这块石碑是当地政府重修墓地时立的,小时候父亲带他去扫墓时,这里只有一个坟头。

“无名红军烈士墓”墓碑。秦浩摄

谢红军回忆道,从四五岁开始,每年清明节前后两三天,父亲都会带他去扫墓,拔拔坟头上的杂草,偶尔还会跟他讲爷爷和红军的故事。

为了缅怀先烈、纪念自己当年未实现的红军梦,谢臣明还将儿子取名为谢红军、谢满军。

1995年,父亲谢臣明去世,留下的唯一遗言就是,让子女一定要为无名红军烈士墓守墓。

谢红军擦拭墓碑。秦浩摄

“父亲为红军守了一辈子墓,不能在我这儿断掉。”因着爷爷的承诺、父亲的遗言,谢红军留在了红军村。

儿子的坚守

谢红军出生于1962年,他至今仍住在父亲留下的木板房里。房间里很暗,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连炊具都“伤痕累累”。

谢红军家的灶具。莫凡摄

初中毕业后的谢红军,一直待在家里种田。17岁那年,为了补贴家用,谢红军在鱼塘炸鱼时发生了意外,让他失去了双手。

双手残疾的谢红军至今没有结婚,但他在1991年与1992年,先后从东安县医院收养了两个被遗弃的女婴。他暗下决心,就算再苦再累也要将两个女婴抚养成人。

谢红军独自一人住在深山。秦浩摄

谢红军生活非常节俭,辛勤劳作,含辛茹苦地将两个女儿拉扯长大。像父亲一样,谢红军也经常带女儿给无名红军战士扫墓。

常年一人待在深山中,生活虽然清贫,谢红军却无比满足。更让他欣慰的是,近年来,红军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有些游客会来这里上坟祭拜。2018年,永州就有一支部队来这里祭拜过,回来的时候还跟我聊了天。”

谢红军的两个女儿也表示,家里三代人为无名红军守墓的事让他们很自豪,如果父亲身体不行了,姐妹俩将把三代人的意愿延续下去,继续为红军守墓。

  谢红军很欣慰,自己走不动了,女儿也会为无名烈士守墓。莫凡摄

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为无名红军战士守墓的意义何在?谢红军说:“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他牺牲在为人民谋幸福的路上,我们不能忘了他,是应该守着他的,我会一直坚持到我走不动为止。我走不动,我女儿他们也会记住的。”

历史并不遥远

需要的只是铭记

缅怀先烈,生生不息

(莫凡刘联波 秦浩)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