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一结束,今年两会首场“部长通道”如约开启。
起初,作为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列席人员入场通道,“部长通道”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当时,“部长通道”没有隔离线,也没有专供部长发言的位置,完全靠记者围追堵截。有时候,部长难以脱身,甚至被记者围堵到厕所门口表态。后来,大会专门设立了集中采访区,“部长通道”才逐渐从惯例演化为制度,部长也从“躲采访”变成从容迎接采访。
如今,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的官员,早就不局限于国务院组成部门的部长、主任。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这些国务院机构的主要负责人都有可能在“部长通道”上接受采访。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部长通道”也会出现新的面孔。在今年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孙绍骋、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王晓涛所代表的机构就是头一回露面。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随后,一些新设立的国务院机构陆续挂牌成立。
“部长通道”越来越具有广泛性,一方面有利于媒体扩大监督范围、有针对性地提出社会热点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公众加深对国家机构设置及其相应职能的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部长通道”还是一堂生动、具体的政治常识普及课。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和发布制度的日臻完善,“部长通道”没有刚开始那么“有噱头”了。除了全国两会,国务院机构主要负责人也能通过新闻发布会、部委开放日等各种渠道与媒体面对面,直面公众关心的问题,就社会“痛点”作出回应。国家机构的运转变得越来越开放透明。
但是,坚持设立“部长通道”,其重要意义依然不容低估。部长们在两会期间作出的表态和承诺,天然地具有庄严性,要经得起人民的监督和检验。而且,部长与记者在“部长通道”上的一问一答,颇有几分看招、接招的意思。一些公众关注的重大敏感问题,也往往能通过“部长通道”释放出最新信息。
在3月3日的“部长通道”上,每位负责人回答的时间虽然短暂,但都切中要害。航班正常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博物馆“人满为患”、抗癌药降价、推进援外改革、污染防治攻坚战……哪个问题不让相关职能部门感到棘手?哪个问题又不是人民群众迫切关注的?回应这些问题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态度——社情民意就是政府履职的方向。
官话少、客套话少;实话多、猛料多,恰恰是“部长通道”简约而高效的氛围,逼出了部长们的大实话。从近几年两会看,前面的部长说得多了,后面的部长还可能“等不及”,工作人员也不得不催促前面的部长长话短说。“部长通道”本身就不是相关机构宣扬政绩的场合,把工作做实,把问题厘清,才是公众想要看到的答案。
2019年03月05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