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会昌畲族村“摆字龙灯”闹新春 传承三百多年

会昌县的“摆字龙灯”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洞头畲族蓝氏的传统文化之一,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江西会昌畲族村“摆字龙灯”闹新春 传承三百多年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9-02-12 13: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10日,江西省会昌县洞头乡的畲族农民朋友在联班第前排练元宵舞龙会的“摆字龙灯”节目。会昌县的“摆字龙灯”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洞头畲族蓝氏的传统文化之一,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了解,畲族“摆字龙灯”由7节或13节龙身(又称龙节)组成,每节龙身长1.0米,直径约0.5米,在每节龙身的中间固定一个把手,龙身外罩绘有龙鳞和龙爪的龙衣,颜色以红、黄为主。“摆字龙灯”舞动时,如同金龙翩翩起舞,龙身不断变换队形摆出汉字,组成吉祥祝福的词句,如“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等。每逢重要节日、喜获丰收或有外族来客时,畲族群众都会舞动“摆字龙灯”进行庆祝或对来客表示尊敬和欢迎,更多的寓意是表达畲族人民的良好祝福。 朱海鹏 摄

2月10日,会昌县洞头乡畲族村村民排练“摆字龙灯”。 朱海鹏 摄

2月10日,会昌县洞头乡畲族村村民排练“摆字龙灯”节目。朱海鹏 摄

2月10日,会昌县洞头乡畲族村村民排练“摆字龙灯”节目。朱海鹏 摄

2月10日,会昌县洞头乡畲族村村民排练“摆字龙灯”。朱海鹏 摄

2月10日,会昌县洞头乡的畲族农民朋友在联班第前用龙灯摆出“太”字。朱海鹏 摄

2月10日,会昌县洞头乡的畲族农民朋友在联班第前用龙灯摆出“天”字。朱海鹏 摄

2月10日,会昌县洞头乡的畲族农民朋友在联班第前用龙灯摆出“下”字。朱海鹏 摄

2月10日,会昌县洞头乡畲族村村民排练“摆字龙灯”。 朱海鹏 摄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