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1号文件聚焦精细化管理
从2017年便开始着手起草,数十次易稿最终形成的《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意见》今天上午正式对外公布。这是北京市今年下发的第一号文件。记者从上午召开的意见解读发布会上了解到,本市将推“个人诚信分”,守信者将可以在教育、就业、创业和社保等领域享受到优先便利,但是一旦出现失信行为则将被差别化对待,甚至遭到惩戒。
●守信者将享
教育就业重点支持
如何加强社会诚信?按照意见要求,本市将探索推行“个人诚信分”工程,推动信用信息在市场准入、公共服务、求职创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记者了解到,为了强化诚信行为激励,在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领域,将为守信者提供重点支持和优先便利;而一旦出现失信行为,则将加大失信行为惩戒,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对失信主体采取差别化服务。
此外,政府和社会信用信息将加快推进整合归集共享,建设起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重要交通沿线
将有卫星遥感监测
无论是垃圾堆放,还是环境卫生脏乱,或是违法建设占压天然气管线,今后都将有卫星和遥感实施监测。记者了解到,本市将采用卫星监测和遥感技术,开展大型垃圾渣土堆放点、重要交通沿线环境状况、违章占压石油天然气长输管线等的监测和治理。
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领域率先实现“一库一图一网”,推动大数据在电力、户外广告牌匾标识、建筑垃圾、燃气、供热等领域的智能应用。
而在备受瞩目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则将试点建设一批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建设集电子政务、远程会议、绿色办公、安全感知、城市管理于一体的智慧政务区。
●道路分级保洁
女厕比例再提高
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将实行分级管理,逐步提高“冲扫洗收”组合作业覆盖率,提升道路机械化作业能力。公共厕所将实行分类管理,推进“公厕革命”,实施公厕升级改造,提高女性厕位比例,推动经营性单位的厕所向社会开放并纳入管理体系。
以“干湿分开”为重点,扩大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引入市场化专业化力量,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规范城市拾荒行为;加强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分类垃圾价差调控、区域垃圾减量激励、异地处理环境补偿等政策;加强建筑垃圾综合治理,强化源头管控,推动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规范运输管理,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交通堵点
将逐一排查整治
此外,在交通综合整治方面,将完善中心城区路网结构,逐一排查整治交通堵点,畅通道路微循环,规范交通秩序,提升重点区域交通运行效率。
全面治理停车乱、停车难问题,推进路侧停车电子收费,鼓励单位内部停车资源向社会开放,推动胡同停车居民自治。
加强共享单车、分时租赁、网约车等运营监管,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持续抓好北京南站、北京西站等主要场站交通接续保障和综合整治。
●大数据平台
摸清市民关注热点
市民对哪些城市问题最为关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难点都有哪些?记者了解到,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案件、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据和首都环境考核评价数据将进行整理汇集,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提取和管理密度的关联性分析,以此找出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此外,将适度扩展网格化管理事项,加快组建与城市管理相适应的城管监督员队伍。探索将管理范围拓展至农村公共管理区域,逐步实现网格全覆盖。
记者还同时从意见中了解到,本市将整合协管员队伍,建立起市级总体统筹、区级部门招录培训、街道乡镇统筹管理使用的协管员队伍管理机制。
●管理不力
将问责主要领导
记者了解到,城市精细化管理将纳入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分区域考核与分行业考核相结合的城市管理考核评价机制,按年度对相关部门、各区政府履职情况和管理绩效进行考评。
按照“月检查、月曝光、月排名”的要求,完善考评标准,优化考评手段。建立健全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及第三方考评机制。同时落实问责制度,对工作不力的地区或部门主要领导进行约谈,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督办。
●管理框架
明年基本形成
按照意见的要求,到2020年,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城市管理领域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到2022年,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精治共治法治保持在较高水平,城市管理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市城管委副巡视员谢国民表示,下一步,本市还将研究制定相关实施计划,提出精细化管理相关任务并将具体任务落实到相关部门,还要按照人大立法计划做好相关法规制修订,着手梳理城市管理相关标准规范。本报记者 张楠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