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先说“脚”——脚是身体的“晴雨表”

辟谣:影响足纹深浅的,有两个因素:发育和走路时着力,没有证据表明脚掌纹和抑郁症有任何关系。2、下肢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就是腿上的动脉血管由于动脉血管堵住了,导致腿脚供血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健康先说“脚”——脚是身体的“晴雨表”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2019-01-08 16: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常常会听到健康达人说这样的话:“脚是身体的“晴雨表”。在人们的观念里,脚和健康分不开。热水泡脚高居三大养生潮流之首,排在保温杯里泡枸杞和吃红枣味雪糕前面。

脚和健康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怎么通过脚判断身体健康?

脚的这些特点,和健康无关

脚确实很重要,但也不是说它稍微有个风吹草动,身体就有问题了。

谣言1:小脚趾粗,肾不好。

辟谣:每个人的脚趾粗细都不一样,从现有证据来说,只要是脚趾没有太大或太小,两边对称就没什么问题。

谣言2:脚掌纹太深、太明显的人,容易抑郁。

辟谣:影响足纹深浅的,有两个因素:发育和走路时着力,没有证据表明脚掌纹和抑郁症有任何关系。

谣言3:手脚冷,心脏不好体质差。

辟谣:一般来说,手脚冰凉属于正常现象。天冷时,身体为了保持内脏温度,血液首先供应心脏等部位,这样一来,流向四肢的血液就少了,手脚温度也就低一些。

脚有这些表现,要留神

1、趾甲上的横纹要留意。趾甲上的横纹叫“甲横沟”,常见原因包括:趾甲在生长中受了外伤、甲沟炎、有病毒感染等。如果随着趾甲长长,横纹越来越靠外,就不用担心。如果一直原地不动,建议去看医生。

2、脚痒可能有脚气。如果脚很痒,有时还会蜕皮、起水泡,甚至趾缝溃烂的话,有可能是“脚气”(即足廯),或湿疹,到底是哪种情况,要检查真菌才知道。脚气很常见,不用不好意思,也别指望它会自己好,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别迷信偏方和修脚店。

3、鞋底磨损不对称。鞋掌的异常磨损,有可能是走路时,脚各部位受力不均。如果两只鞋磨损位置不对称,可能是骨盆倾斜,或是脊柱侧弯,也有可能是两条腿不一般长。如果出现了磨损,建议找足踝专科医生看看。

4、扁平足要分情况。扁平足的人,除了不能走远路,一般没啥影响。如果走路时不舒服,建议选择一双合脚的鞋及“内侧足弓垫高”的鞋垫。如果总是脚后跟痛,不排除足底筋膜炎,建议去医院。

  脚三大“信号”

信号一:脚麻

1、中风前的征兆: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人来讲,脚麻可能是中风的先兆。这类患者多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肢体无力且麻木,多半不会只发生在脚上,患者还多会伴有失语、听力改变、说话模糊等。

2、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容易出现脚麻,大多还会伴有腰疼、腿疼等。

3、糖尿病并发症:血糖升高时会引起神经纤维一系列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周围神经病变。这时就会四肢末端麻木等。

信号二:脚肿脚肿只是一种症状,可能属于生理性的脚肿,多是因疾病引起。例如,心源性疾病、肾脏疾病、血管疾病都有可能引起脚肿,此类情况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或到医院进行检查。

信号三:脚疼

1、糖病足早期信号:当一些糖尿病患者出现行走一定距离后就腿痛、脚痛,就要留意了,这可能是糖尿病足的信号。

2、下肢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就是腿上的动脉血管由于动脉血管堵住了,导致腿脚供血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越来越多的老人会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或急性动脉栓塞。

护脚四大法宝

脚部的健康和我们自身健康有很大的关系,养生要先保养自己的双脚,那么脚部保健有什么好方法呢?

1、按压脚根,最适合上班族。长期伏案工作或坐办公室的人容易驼背,改正驼背最简略的办法就是刺激脚后跟。可用手指强力按压脚后跟,直至感到疼痛时为止。

2、按摩脚底光脚滚网球。将网球放在脚底,从脚趾到足跟来回缓慢滚动按摩2-3分钟,能舒缓背部肌肉紧张和疼痛的症状。如果经常感到腰酸背痛,可试试光脚滚网球这个方法。

3、按揉脚趾,增强记忆力。揉搓脚趾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可用手抓住双脚的大趾做圆周揉搓运动,每天揉搓几次,每次2-3分钟;也可用手做圆周运动来揉搓小趾外侧,只要在课间或睡觉前揉5分钟。由于计算能力与小脑相关,而小趾又是小脑的反射区,故而揉搓小趾还有助于增强计算能力。

4、穿袜睡觉,提高睡眠质量。双脚的温度和睡眠的质量是密切相关的。在脱衣上床后,刚开始体温会有所降低,如果这时穿着袜子,可以使双脚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快速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

(新华网广东频道综合新华网、科普中国等,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