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b8f78cea310030f813ed4ce
中国日报网 > 地方新闻联播 >
中国日报网 > 地方新闻联播 >

“人工智能+消费”正在创造消费热点

智能家居提升人们的居住体验、AI绘画工坊爆款频出、数字人导游带火文旅消费……政策与技术双重加持下,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消费升级”,正将“未来感”注入生活场景。2025-03-18 10:37

当心餐桌上的催熟剂 偷走孩子的童年

儿童性早熟现象时有发生。是什么让孩子过早地发育?除了遗传、环境等因素,饮食不当也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炸鸡、奶茶、保健品等这些孩子们爱不释手的“美味”,其实很可能就潜伏着“催熟剂”。2025-03-18 10:34

从“新奇玩具”到“实用好物”:智能机器人成为中国消费市场新热点

清晨的泰山南天门,山风裹着寒意掠过海拔1460米的石阶。当第一批游客还在艰难攀登时,一只银灰色四足机器狗已驮着半人高的储物箱,在陡峭的“十八盘”上完成多个来回。2025-03-14 09:35

如何“反内卷”?多行业已开展整顿 强制下班只是开端

先是在全国两会上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接着爆出大疆、美的等知名“大厂”“强制晚9点下班”“被老板催着关灯下班”等新闻,“职场开启‘反内卷’大幕”等相关话题接连冲上热搜并引发广泛讨论。2025-03-14 09:33

AI在教育领域应用初具成效 “用多少、怎么用”仍待解

当前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初具成效,它在提升教学效率、优化学习体验、推动教育公平方面可能具备一定优势。但在蓬勃的发展势态背后,依然留有许多问题待解。2025-03-14 09:27

便捷背后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手机智能助手应该怎么用?

手机智能助手推广使用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技术更新、行业自律、完善监管等方面的协同治理。2025-03-13 09:45

“触网”银发族如何防范网络骗局

通过技术友好化、教育常态化、防护立体化的综合施策,为老年人营造可感知、可信赖、可操作的数字环境,让老年人在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享受数字时代的便利。2025-03-13 08:32

国补叠加旧车回收多重优惠 “小电驴”市场掀起换新热潮

享受购新补贴、旧车抵扣两份实惠,有的厂家还会对特定车型给予额外优惠。2025-03-13 07:38

保护抗战文献 传承国家记忆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国家图书馆保存了大量与抗战相关的历史文献,作为国家记忆,它们弥足珍贵。根据2024年进行的统计,馆藏古籍特藏类文献有近305万册(件)。2025-03-12 09:27

把“法治种子”播至每个角落

“去工地”“去麦田”“去教室上课”……代表们立足自身岗位,以实际行动助推法治建设与民生需求融合,把“法治种子”播撒到每个角落。2025-03-12 09:26

103个统筹地区已开展医保即时结算

截至2月底,全国共103个统筹地区开展即时结算,占统筹地区总数的26%,覆盖定点医疗机构4.37万家,定点药店6.76万家,即时结算拨付金额387.31亿元。2025-03-12 09:25

税收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记者11日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增速较2024年三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显现。2025-03-12 09:24

乡镇新定位,将带来哪些改变

“把乡镇建成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多次提及乡镇,例如提出“推动冷链配送和即时零售向乡镇延伸”。2025-03-11 09:10

织密严惩电诈犯罪法网

各级法院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万件8.2万人,同比增长26.7%;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起诉7.8万人,同比上升53.9%;联合公安部督办涉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等重大案件……2025-03-11 09:10

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今年,“知识产权保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再次提及。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一份份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落点的建议“掷地有声”,全力支持创新创造,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鼓与呼。2025-03-11 09:09

元宇宙:虚实融合打造消费新空间

融通数字与物理世界的元宇宙,正在解锁一个个文旅消费新场景。通过数字技术重构时空,将文体资源转化为可交互的消费资产,元宇宙正在激发文旅产业无限潜能。2025-03-11 09:08

稳楼市,更好满足住房需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住楼市股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025-03-10 09:49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坚定做“赋能型大国”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今年继续锚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既体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展现赋能世界经济、创造发展机遇的胸怀和担当。2025-03-10 09:48

冰雪经济“热”了,人才培养如何“趁热打铁”?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参与冰雪雕塑建设的职工们在哈尔滨各大景区内、商场前忙得不亦乐乎。当前,冰雪专业人才数量少、人才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明显。2025-03-10 09:47

科学家描绘出首个海洋最深生态系统图

繁荣的深渊生态系统展示出深渊在新基因、新结构和新功能方面的巨大资源潜能,为解决全球生物资源枯竭困境提供了新思路。2025-03-10 09:46

代表委员关注清朗网络环境建设 每位网络参与者都应守住法治底线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表示当前我国治理网络暴力的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呼吁每位网络参与者守住法治伦理底线,提升法治素养,共同为清朗网络环境建设出一份力。2025-03-07 10:08

新突破!我国科研团队解锁太阳能电池“长寿密码”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低成本、轻量化等特点,被视为未来光伏技术的重要方向。然而,这类电池存在一个关键问题——稳定性较差,难以长期使用。2025-03-07 10:07

产业兼职教师进高校,政策“开花”要过几道关

教育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推动产教融合”的《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让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的磨合期缩短了,给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打通添加了“催化剂”。2025-03-07 10:06

让学生从“学会知识”转向“学会创造”

“人工智能”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高频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2025-03-07 10:05

用立法为民营经济定心赋能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与市场信心重构的关键期,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加速出台,有望让民营企业吃下更多“定心丸”,广大民营企业家大胆闯、放心干的底气和信心更足了!2025-03-06 09:26

两部门发文 规范智能网联汽车营销宣传

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技术性能,规范智能网联汽车营销宣传,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03-06 09:25

从石到器 我们对玉的喜爱从未停止

玉的使用,从上古时代一直绵延至今,从巫玉、王玉到民玉,中国人从未停止过对玉的喜爱。玉器是探源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线索,玉从石进化为器,凝结着中华民族近万年的智慧与心血。2025-03-06 09:24

“人工智能+”:硬核科技加速走进产业竞技场

人工智能发展已从技术探索阶段快速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产业升级”正在形成闭环,“人工智能+”应用爆发的奇点即将到来。2025-03-06 09:22

“最熟悉的陌生人”变身基层治理“好帮手”

宁波北仑区根据外卖小哥走街串巷,片区熟、人头清的优势,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更深层次地参与到基层治理当中,不断提升他们的社会归属感与认同感,实现“双向互动、共赢发展”的新渠道。2025-03-05 09:08

AI赋能、政策护航……中国罕见病诊疗迎来新机遇

中国罕见病防治领域传来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基因编辑疗法突破到人工智能诊断模型落地,从国家医保目录扩容到全国诊疗协作网完善,罕见病正加速从“罕见”到被“看见”。2025-03-05 08:50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