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种颇为奇特的爬行动物:飞蛇。虽然没有类似翼膜的附肢,但它能够使身体弯曲成“S”形,巧妙运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使自己在空中滑翔,并且能靠扭动自身肋骨所产生的动力来改变方向。为延长滑翔时间,天堂树蛇在空中平均1 s收腹一次,使整个身体呈扁平状,就像一个微型滑翔伞一样。这种蛇最喜欢用尾巴将自己挂在高高的树枝上晃荡,然后就是突然从10多米的高度“飞下来直冲地面”。对其他蛇类或者爬行动物而言,这样的行动无异于自杀之举,但飞蛇却能安然无恙。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些什么样的秘密呢?原文地址:http://www.ufo-1.cn/article/201605/971.html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这种蛇在“飞行”途中并不是“大头朝下”直冲地面,而是采用一种颇为独特的姿势在树枝间滑行,在没有翅膀的情况下,它们最远能滑行出约24米。研究人员确认,飞蛇拥有无与伦比的空气动力学知识,因此能充分利用自身形态变化,在外界气流的帮助下,穿梭于大大小小的树枝间。
食草蛇,又名白圈蛇,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伦贝岛上,专好食草,长约1 m,背部有十多个白圈形花纹。当地农民将它捉入杂草较多的农田中,不出数日,蛇就能将田中的杂草吃得精光,而决不侵害农作物。有趣的是,这种食草蛇从不伤及人和禽畜,颇受人们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