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 县档案馆派人“借阅”后未还
“毛主席回信的事很快传遍了当地。”回忆往事,邹娟娟的妹妹邹青青记忆犹新。她说,母亲李淑荷把这封珍贵的毛主席亲笔回信放入镜框,并进行了装裱,挂在客厅展出。“每天都有人来参观,很快大家都知道我家有这个‘宝贝’了。”父亲1960年去世时,曾叮嘱家人保管好这封信。后来到了“文革”期间,这封信被锁进木箱中,轻易不再示人。
1977年,邹青青是新化县百货公司工农兵商店的营业员。“公司领导肖善定带了一个叫邹定保的人去我家借信。”邹青青说,肖善定当时称自己是县委机关派来的,想把信借给办公室的人看。在肖善定担保下,李淑荷将信连同信封一起给了邹定保。
既然是借,是否留有借条?邹青青回忆,母亲当时拿出一张三指宽的小纸片,让邹定保草草写了一张借条。遗憾的是,借条因年久破损,已经遗失。她告诉记者,没想到的是,“借信”成了一借不还。